“菀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83C0
【GBK编码】DDD2
【笔画数】11
【笔顺】12244535455
【汉语拼音】wǎn,yùn
【拼音编码】 wan3 yun4
【五笔编码】 apqb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EWRY
【注音符号】ㄨㄢˇ,ㄩㄣˋ
【广东话】jyun2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菀 wǎn
<释义1>〔紫~〕多年生草本植物,茎高二米余,叶有锯齿。根和根茎可入药。
<释义2>草木茂盛的样子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菀 yùn
<释义1>古同“蕴”,郁结,积滞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菀1 [wǎn ㄨㄢˇ]
[《廣韻》於阮切,上阮,影。]
“ 苑4 ”的被通假字。
1.草名。紫菀。《说文·艸部》:“菀,茈菀,出 漢中 房陵 。”参见“ 紫菀 ”。2.通“ 苑 ”。苑囿。《管子·水地》:“地者,萬物之本原,諸生之根菀也。”按,一本作“ 根苑 ”。《汉书·王嘉传》:“詔書罷菀,而以賜 賢 二千餘頃,圴田之制從此墮壞。” 晋 左思 《魏都赋》:“菀以 玄武 ,陪以幽林。”3.通“ 苑 ”。枯病。参见“ 菀抑 ”。4.通“ 宛 ”。屈。参见“ 菀濁 ”。
菀2 [yù ㄩˋ]
[《廣韻》紆物切,入物,影。]
“ 苑3 ”的被通假字。
茂盛。《诗·大雅·桑柔》:“菀彼桑柔,其下侯旬。” 毛 传:“菀,茂貌。” 元 揭傒斯 《重建济州会源牐碑》:“ 汶 泗 之會,有截其牐,有菀其樹,功在國家,名在天下,永世是度。” 明 徐渭 《又启严公》:“枯林再菀,涸轍重流。” 鲁迅 《集外集拾遗补编·破恶声论》:“意者往之見戕賊者深,因將長槁枯而不復菀與?”
菀3 [yùn ㄩㄣˋ]
[《集韻》委隕切,上隱,影。]
通“ 藴1 ”。
蕴积;郁结。《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》:“惡氣不發,風雨不節,白露不下,則菀槀不榮。” 王冰 注:“菀謂藴積也。”《楚辞·刘向〈九叹·怨思〉》:“菀蘼蕪與菌若兮,漸藁本於洿瀆。” 王逸 注:“菀,積。” 清 王夫之 《张子正蒙注·乐器》:“相之音菀而不宣。” 清 黄景仁 《和容甫》:“悲心入秋夜,菀邑思飛揚。”参见“ 菀3結 ”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