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菩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83E9
【GBK编码】C6D0
【笔画数】11
【笔顺】12241431251
【汉语拼音】pú
【拼音编码】 pu2
【五笔编码】 auk aukf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ESJ
【注音符号】ㄆㄨˊ
【广东话】pou4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菩 pú
<释义1>〔~提〕a.佛教指豁然开朗的彻悟境界,又指觉悟的智慧和途径;b.常绿乔木,树上的汁液可制硬性橡胶。原产于印度。
<释义2>〔~萨〕a.佛教指释迦牟尼修行尚未成佛时的称号,后指修行到一定程度,地位仅次于佛的人;b.泛指佛和某些神;c.喻慈善的人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菩1 [bèi ㄅㄟˋ]
[《廣韻》薄亥切,上海,並。]
[《廣韻》蒲北切,入德,並。]
[《廣韻》房久切,上有,奉。]
香草名。《周礼·夏官·大驭》“犯軷” 汉 郑玄 注:“以菩芻棘柏爲神主。” 孙诒让 正义:“古野祭有束菩草爲神主之法。”
菩2 [pú ㄆㄨˊ]
[《廣韻》薄胡切,平模,並。]
见“ 菩2提 ”、“ 菩2薩 ”。
菩3 [bó ㄅㄛˊ]
[《集韻》薄没切,入沒,並。]
通“ 勃1 ”。
北魏 贾思勰 《齐民要术·种穀》:“麻菩。” 石声汉 注:“‘菩’:麻開花稱爲‘麻勃’。勃是輕而易飛散的粉末。麻是風媒花,白晝氣温高時,花粉成勃散出的情形,很惹人注意,所以稱爲‘麻勃’。本書卷二‘種麻第八’、‘種麻子第九’中,都用‘麻勃’的名稱,這裏用‘菩’字,是同音假借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