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菲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83F2
【GBK编码】B7C6
【笔画数】11
【笔顺】12221112111
【汉语拼音】fēi,fěi
【拼音编码】 fei1 fei3
【五笔编码】 adj adjd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EKC
【注音符号】ㄈㄟˉ,ㄈㄟˇ
【广东话】fei1 fei2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菲 fēi
<释义1>花草茂盛,香气浓郁:~~,芳~。
<释义2>碳氢化合物的一类,无色有光泽的结晶,可制染料、炸药等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菲 fěi
<释义1>微,薄:~才。~仪。~酌。~薄。
<释义2>古代指芜菁一类的植物,花紫红色,可作菜用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菲1 [fěi ㄈㄟˇ]
[《廣韻》敷尾切,上尾,敷。]
1.古指萝卜一类的菜。《诗·邶风·谷风》:“采葑采菲。” 郑玄 笺:“此二菜者,蔓菁與葍之類也。皆上下可食。”2.微薄;使之微薄。《礼记·坊记》:“故君子不以菲廢禮。”《论语·泰伯》:“ 禹 ,吾無間然矣。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。”《南史·梁昭明太子统传》:“大軍北伐,都下米貴,太子因命菲衣減膳。” 明 刘若愚 《酌中志·先监遗事纪略》:“菲飲食,淡滋味。” 叶圣陶 《穷愁》:“顧所贏殊菲,殊不逮赴校之日。”
菲2 [fēi ㄈㄟ]
[《廣韻》芳非切,平微,敷。]
花草香浓、美茂。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诸子》:“於是《七畧》芬菲,九流鱗萃。” 宋 苏轼 《作书寄王晋卿忽忆前年寒食北城之游走笔为此诗》:“别來春物已再菲,西望不見紅日圍。” 清 李渔 《慎鸾交·品花》:“天開佳會,使他在良辰奪錦歸,繞路盡芳菲。”
菲3 [fèi ㄈㄟˋ]
[《廣韻》扶沸切,去未,奉。]
通“ 屝1 ”。
草鞋。《礼记·曾子问》:“不杖,不菲,不次。” 陆德明 释文:“菲,一本作屝,草屨。”《乐府诗集·相和歌辞十三·孤儿行》:“手爲錯,足下無菲,愴愴履霜,中多蒺藜。” 清 俞正燮 《癸巳存稿·不借》:“ 周 時謂之屨, 子夏 時謂之菲, 漢 時謂之不借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