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萑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8411
【GBK编码】DDC8
【笔画数】11
【笔顺】12232411121
【汉语拼音】huán
【拼音编码】 huan2
【五笔编码】 awyf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ENI
【注音符号】ㄏㄨㄢˊ
【广东话】wun4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萑 huán
<释义1>〔~苻〕中国春秋时郑国沼泽名,据记载,那里密生芦苇,盗贼出没。后因以代指贼之巢穴或盗贼本身。
<释义2>古代指芦苇一类的植物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萑1 [huán ㄏㄨㄢˊ]
[《廣韻》胡官切,平桓,匣。]
亦作“ 雚2 ”。
1.芦类植物。初生名“菼”,幼小时叫“蒹”,长成后称“萑”。《仪礼·特牲馈食礼》:“盛雨敦,陳于西堂,藉用萑,几席陳于西堂,如初。” 郑玄 注:“萑,細葦。” 北魏 杨衒之 《洛阳伽蓝记·景明寺》:“寺有三池,萑蒲菱藕,水物生焉。” 康有为 《大同书》甲部第一章:“編萑竹以爲瓦棟。”2.通“ 汍 ”。参见“ 萑蘭 ”。
萑2 [zhuī ㄓㄨㄟ]
[《廣韻》職追切,平脂,章。]
1.药草名。即茺蔚。又名益母草。《尔雅·释草》:“萑,蓷。” 郭璞 注:“今茺蔚也。又名益母。”2.见“ 萑2蔰 ”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