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
 加入收藏
 关于我们
当前位置:疑难字查询网(疑难汉字速查手册)_新华字典在线查字 >> 汉字释义 >> 浏览文章
著 汉语拼音zhù 五笔编码 aft aftj !
时间: 2013年09月10日 来源:疑难字查询网 作者: 新华字典在线查字 浏览次数:
“著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【Unicode编码】08457
【GBK编码】D6F8
【笔画数】11
【笔顺】12212132511
【汉语拼音】zhù
【拼音编码】 zhu4
【五笔编码】 aft aftj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EBM
【注音符号】ㄓㄨˋ
【广东话】zoek3 zoek6 zyu3
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
著 zhù <释义1>显明,显出:~名。~称。显~。昭~。卓~。 <释义2>写文章,写书:~述。编~。~书立说。 <释义3>写作出来的书或文章:名~。巨~。遗~。译~。~作。 <释义4>古同“贮”,居积。 =====================

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
著1 [zhù ㄓㄨˋ] [《廣韻》陟慮切,去御,知。] 亦作“ 箸2 ”。 1.明显;显著。《礼记·乐记》:“好惡著則賢不肖别矣。”《後汉书·孔融传》:“既見 操 雄詐漸著,數不能堪,故發辭偏宕,多致乖忤。” 宋 王安石 《上皇帝万言书》:“賢者則其功可以至於成,不肖者則其罪可以至於著。” 清 俞樾 《茶香室丛钞·所辅》:“《水經注》中所載古人姓名,多湮没不著,因表出數人尚友者,儻有取乎!”2.引申为著名,出名。 晋 郭璞 《江赋》:“考川瀆之妙觀,實莫著於 江 河 。”3.明示。《礼记·祭法》:“ 帝嚳 能序星辰以著衆。” 郑玄 注:“著衆,謂使民興事知休作之期也。”《汉书·陆贾传》:“ 高帝 不懌,有慙色,謂 賈 曰:‘試爲我著 秦 所以失天下,吾所以得之者,及古成敗之國。’” 颜师古 注:“著,明也,謂作書明言也之。”4.称道。《後汉书·李恂陈禅等传论》:“ 任棠 、 姜岐 、世著其清。結甕牖而辭三命,殆 漢陽 之幽人乎?”5.撰述。 汉 司马迁 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僕誠以著此書,藏諸名山,傳之其人,通邑大都,則僕償前辱之責,雖萬被戮,豈有悔哉!”《後汉书·延笃传》:“能著文章,有名京師。” 唐 韩愈 《感二鸟赋》序:“讀書著文,自七歲至今,凡二十二年。” 宋 赵叔向 《〈肯綮录〉小引》:“《肯綮録》者, 西隱埜人 所著之書也。”6.指所写的作品。如:名著;新著。7.登记,记载。《左传·襄公二十三年》:“初, 斐豹 ,隸也,著於丹書。” 杜预 注:“蓋犯罪没爲官奴,以丹書其罪。”《商君书·境内》:“四境之内,丈夫女子皆有名於上,生者著,死者削。” 宋 王谠 《唐语林·补遗四》:“甲楯有先後部伍之次,皆著之簿籍,天子出則案次道從,故謂之鹵簿耳。”8.建立。《礼记·乐记》:“樂也者,聖人之所樂也,而可以善民心。其感人深,其移風易俗,故先王著其教焉。” 郑玄 注:“著,猶立也,謂立司樂以下使教國子。”《楚辞·九章·悲回风》:“心調度而弗去兮,刻著志之無適。” 洪兴祖 补注:“著,立也。”9.引申为成就。《礼记·郊特牲》:“其謂之明水也,由主人之絜著此水也。” 郑玄 注:“著,猶成也。言主人齊絜,此水乃成可得。”10.位次。《左传·昭公十二年》:“若不廢君命,則固有著矣。” 杜预 注:“著,位次。”《孔子家语·问玉》:“列而無次序,則亂於著矣。” 著2 [zhù ㄓㄨˋ] [《集韻》丈吕切,上語,澄。] 1.大门与屏风之间的地方。《诗·齐风·著》:“俟我於著乎而。” 高亨 注:“古代富貴者的宅院,大門内有屏風,大門和屏風之間叫做著。” 汉 蔡邕 《司空袁逢碑》:“穆穆天子,孝敬允叙,降拜屏著,奉饋西序。”2.通“ 佇 ”。滞留。《韩非子·十过》:“兵之著於 晉陽 三年,今旦暮將拔之而嚮其利,何乃將有他心。” 陈奇猷 集释:“著,即佇字,滯留也。” 著3 [zhù ㄓㄨˋ] [《廣韻》丁吕切,上語,知。] [《集韻》展吕切,上語,知。] 1.通“ 貯 ”。储存。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:“ 子贛 既學於 仲尼 ,退而仕於 衛 ,廢著鬻財於 曹 魯 之間。” 司马贞 索隐:“著音貯。《漢書》亦作‘貯’,貯猶居也。《説文》云:‘貯,積也。’” 汉 赵晔 《吴越春秋·勾践阴谋外传》:“乃仰觀天文,集察緯宿……虚設八倉,從陰收著,望陽出糶,筴其極計,三年五倍, 越國 熾富。”2.通“ 褚 ”。在被褥或衣服里铺摊丝绵或其他纤维物质。《仪礼·既夕礼》:“茵著用荼,實綏澤焉。” 王引之 《经义述闻·仪礼》:“著讀爲褚,謂以茅秀實茵中也……上篇説幎目之制云:‘著組繫。’注曰:‘著,充之以絮也。’著亦與褚同。”《文选·〈古诗十九首·客从远方来〉》:“文綵雙鴛鴦,裁爲合歡被;著以長相思,緣以結不解。” 李周翰 注:“言被中著緜謂長相思,緜緜之意。” 著4 [zhuó ㄓㄨㄛˊ] [《廣韻》張略切,入藥,知。] [《廣韻》直略切,入藥,澄。] 亦作“ 箸3 ”。 1.依附;附着。《国语·晋语四》:“今戾久矣,戾久將底。底著滯淫,誰能興之?” 韦昭 注:“著,附也。”《汉书·食货志上》:“今毆民而歸之農,皆著於本,使天下各食其力。” 唐 韩愈 《秋怀》诗之九:“霜風侵梧桐,衆葉著樹乾。” 宋 王安石 《山中》诗:“春晨花上露,芳氣著人衣。”2.接触;贴近。《左传·宣公四年》:“ 伯棼 射王,汏輈,及鼓跗,著於丁寧。” 唐 方干 《冬夜泊僧舍》诗:“照牆燈焰細,著瓦雨聲繁。”3.穿;戴。《後汉书·东夷传·高句骊》:“大加、主簿皆著幘,如冠幘而無後;其小加著折風,形如弁。”《晋书·宣帝纪》:“帝使軍士二千人著軟材平底木屐前行。” 唐 韩愈 《河南少尹李公墓志铭》:“ 吕氏 子 炅 棄其妻,著道士衣冠,謝母曰:‘當學仙 王屋山 。’”4.放置;安放。 汉 刘向 《说苑·正谏》:“必樹吾墓上以梓,令可以爲器;而抉吾眼著之 吴 東門,以觀 越 寇滅 吴 也。”《後汉书·西域传·于窴》:“ 于窴王 令胡醫持毒藥著創中,故致死耳。”5.排列。 唐 杜甫 《郪城西原送李判官兄武判官弟赴成都府》诗:“野花隨處發,官柳著行新。” 宋 苏轼 《病中闻子由得告不赴商州》诗之一:“病中聞汝免來 商 ,旅雁何時更著行。”6.着落;归属。 南朝 梁 陶弘景 《冥通记》卷二:“我等今來者,直尋有道者耳,非浮遊無著,泛濫而行也。” 金 元好问 《出京》诗:“半生無根著,飄轉如斷梗。”7.生长;增添。 北魏 贾思勰 《齐民要术·插梨》:“若穭生及種而不栽者,則著子遲。” 唐 韩愈 《感春》诗之四:“畫蛇著足無處用,兩鬢雪白趨埃塵。” 宋 陈亮 《贺新郎·怀辛幼安》词:“樽酒相逢成二老,却憶去年風意。新著了,幾莖華髮。”8.贪恋。 唐 韩愈 《李花赠张十一署》诗:“念昔少年著遊燕,對花豈省曾辭杯?” 唐 韩愈 《赠张籍》诗:“吾老著讀書,餘事不挂眼。” 唐 李公佐 《南柯太守传》:“雖稽神語怪,事涉非經,而竊位著生,冀將爲戒。”9.表示使令。 唐 王建 《和蒋学士新授章服》:“看宣賜處驚回眼,著謝恩時便稱身。” 宋 张耒 《秋蕊香》词:“别離滋味濃於酒,著人瘦。”《镜花缘》第四十回:“姑娘那邊這兩年不時著人問信。”10.花费。 唐 白居易 《府酒五绝·自劝》:“十千一斗猶賒飲,何况官供不著錢!”11.指著籍而常住不迁。《後汉书·李忠传》:“墾田增多,三歲間流民占著者五萬餘口。”12.酒器名。《礼记·明堂位》:“泰, 有虞氏 之尊也;山罍, 夏后氏 之尊也;著, 殷 尊也;犧象, 周 尊也。” 孔颖达 疏:“著, 殷 尊也者,無足而底著地,故謂爲著也。”13.助动词。犹得。表示客观上或情理上的需要,应该,能够等。 宋 王安中 《小重山·相州荣归池上作》词:“凌波新恨儘難忘。分攜也,觸事著思量。” 宋 张炎 《绮罗香·席间代人赋情》词:“纔忘了、還著思量,待去也、怎禁離别。”14.介词。用;拿。 唐 白居易 《祭社宵》诗:“欲將閑送老,須著病辭官。”15.介词。被。 宋 袁去华 《雨中花》词:“兩鬢青青,盡著 吴 霜偷换。”16.介词。把,将。 宋 苏轼 《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》之六:“君知早落坐先開?莫著新詩句句催!”17.介词。向,朝。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。 宋 袁去华 《安公子》词:“ 庾信 愁如許,爲誰都著眉端聚。” 宋 陈亮 《最高楼·咏梅》词:“花不向 沉香亭 上看,樹不著 唐昌宫 裏觀。”18.介词。在。表示处所。《太平御览》卷九七七引 晋 张华 《博物志》:“ 伏波將軍 唐資 傳 蜀 人煞薑法:先洒掃,别麄細爲三輩,盛著籠中。”《百喻经·妇诈称死喻》:“我去之後,汝可齎一死婦女屍安著屋中,語我夫言,云我已死。”《乐府诗集·横吹曲辞五·琅琊王歌辞》:“新買五尺刀,懸著中梁柱。” 著5 [zhāo ㄓㄠ] 围棋下子。亦谓招数,比喻计策或手段。 前蜀 贯休 《棋》诗:“著高圖暗合,勢王氣彌驕。” 著6 [zháo ㄓㄠˊ] 1.燃烧。 北魏 贾思勰 《齐民要术·大小麦》:“火既著,即以掃帚撲滅之,仍打之。” 唐 杜甫 《初冬》诗:“漁舟上急水,獵火著高林。” 王嗣奭 释:“著,直略切,火炎起謂之著,俗語猶然。” 前蜀 贯休 《送僧归日本》诗:“流黄山火著,碇石索雷鳴。”2.用在动词后,表示已经达到目的或有了结果。 唐 陆龟蒙 《送豆卢处士谒宋丞相序》:“未嘗干求諸侯,故没没然無一人道著名字。” 著7 [chú ㄔㄨˊ] [《廣韻》直魚切,平魚,澄。] 见“ 著7雍 ”。 著8 [zhe ˙ㄓㄜ] 1.助词。紧接动词后,表示动作、状态的持续。《百喻经·宝箧镜喻》:“如值寶篋,爲身見鏡之所惑亂,妄見有我,即便封著,謂是真實,於是墮落,失諸功德。”2.助词。用在某些形容词后面,表示程度的比较等。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八回:“那説書説古的、菩薩降妖捉怪的多著呢。”

发表评论】【告诉好友】【打印此文】【收藏此文】【关闭窗口
上一篇:葖 汉语拼音tū 五笔编码 apqd apwd 下一篇文章:葘 汉语拼音zī 五笔编码 avgl
我也说两句

热门信息
最新更新
关于疑难字查询网 | 站长信箱
Copyright 2008-2012 Powered by HaoSystem.COM,疑难字查询网(疑难汉字速查手册) All Rights Reserved.
E-Mail:hljbg@163.com
黑ICP备09000247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