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蒐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8490
【GBK编码】C94C
【笔画数】12
【笔顺】122325113554
【汉语拼音】sōu
【拼音编码】 sou1
【五笔编码】 arqc atlc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ENJ
【注音符号】ㄙㄡˉ
【广东话】sau1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蒐 sōu
<释义1>同“搜”①。
<释义2>即“茜草”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蒐1 [sōu ㄙㄡ]
[《廣韻》所鳩切,平尤,生。]
1.草名。即茜草。《山海经·中山经》:“﹝ 釐山 ﹞其陽多玉,其陰多蒐。” 郭璞 注:“茅蒐,今之蒨草也。”2.打猎。特指春猎。《左传·定公四年》:“取於 有閻 之土以共王職,取於 相土 之東都以會王之東蒐。”《史记·楚世家》:“ 周武王 有 盟津 之誓, 成王 有 岐陽 之蒐。” 唐 韩愈 《石鼓歌》:“蒐于 岐陽 騁雄俊,萬里禽獸皆遮羅。” 郭沫若 《集外·蒐苗的检阅》:“而在受了教练了以后还要举行大规模的田猎,春天的叫着蒐,夏天的叫着苗,秋天的叫着獮,冬天的叫着狩。”一说秋猎为蒐。《公羊传·桓公四年》:“春曰苗,秋曰蒐,冬曰狩。”3.检阅;阅兵。《左传·宣公十四年》:“ 晉 侯 伐 鄭 ,爲 邲 故也。告於諸侯,蒐焉而還。” 杜预 注:“蒐,簡閲車馬。” 宋 曾巩 《陈君墓志铭》:“使者蒐兵於 閩 ,以益戍 廣西 。” 清 俞正燮 《癸巳类稿·古学书多论》:“蒐軍實,則親射御,有事,執干戈衛社稷。”4.聚集。《尔雅·释诂上》:“蒐……聚也。” 郭璞 注:“蒐者,以其聚人衆也。”《新唐书·郭元振传》:“請 郭虔瓘 使 拔汗那 蒐其鎧馬以助軍,既得復讎,部落更存。” 清 朱克敬 《瞑庵杂识》卷一:“其弟若子,蒐諸友人,則殘缺失次,無復昔年之舊。”5.隐蔽。参见“ 蒐慝 ”。6.因茅蒐可以染绛,故以蒐代紫红色。 清 黄遵宪 《番客篇》:“地隔襯蒐白,水紋鋪流黄。”7.同“ 搜 ”。求索。《商君书·修权》:“今亂世之君臣,區區然皆欲擅一國之利而蒐一官之重,以便其私,此國之所以危也。”《文选·陆机〈辨亡论〉上》:“於是講八代之禮,蒐三王之樂。” 李善 注:“蒐與搜,古字通。” 明 沈德符 《野獲编补遗·内阁·伪画致祸》:“ 胡宗憲 、 趙文華 以督兵使 吴 越 ,各承奉意旨,蒐取古玩不遺餘力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