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蒲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84B2
【GBK编码】C6D1
【笔画数】13
【笔顺】1224411251124
【汉语拼音】pú
【拼音编码】 pu2
【五笔编码】 aigy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EVFB
【注音符号】ㄆㄨˊ
【广东话】pou4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蒲 pú
<释义1>多年生草本植物,生池沼中,高近两米。根茎长在泥里,可食。叶长而尖,可编席、制扇,夏天开黄色花(亦称“香蒲”):~黄(蒲的花粉)。~棒。~草。~绒。~扇。
<释义2>指“菖蒲”:~节。~月(指农历五月)。
<释义3>庵,用草盖的圆形屋。
<释义4>古同“匍”,匍伏。
<释义5>姓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蒲1 [pú ㄆㄨˊ]
[《廣韻》薄胡切,平模,並。]
1.植物名。香蒲。《诗·大雅·韩奕》:“其蔌維何?維笋及蒲。” 北魏 杨衒之 《洛阳伽蓝记·景明寺》:“寺有三池,蕉蒲菱藕,水物生焉。”2.植物名。指蒲席。《左传·文公二年》:“下 展禽 ,廢六關,妾織蒲。” 杨伯峻 注:“妾織蒲席販賣,言其與民争利。”3.植物名。蒲柳。即水杨。《诗·王风·扬之水》:“揚之水,不流束蒲。” 郑玄 笺:“蒲,蒲柳。”4.植物名。菖蒲。参见“ 蒲艾 ”。5.见“ 蒲伏 ”。6.见“ 蒲蘇 ”。7.古邑名。 春秋 卫 地, 战国 属 魏 。在今 河南省 长垣县 。《左传·桓公三年》:“ 夏 , 齊侯 、 衛侯 胥命于 蒲 。”8.古邑名。 春秋 晋 地,在今 山西省 隰县 西北。《左传·僖公四年》:“ 重耳 奔 蒲 , 夷吾 奔 屈 。”9.姓。 汉 有 蒲昌 、 蒲遵 。见《通志·氏族四》。
蒲2 [bó ㄅㄛˊ]
[《集韻》白各切,入鐸,並。]
见“ 蒲2姑 ”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