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蓍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84CD
【GBK编码】DDE9
【笔画数】13
【笔顺】1221213352511
【汉语拼音】shī
【拼音编码】 shi1
【五笔编码】 aftj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EBRK
【注音符号】ㄕˉ
【广东话】si1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蓍 shī
<释义1>〔~草〕多年生草本植物,全草可入药,茎、叶可制香料(通称“蚰蜒草”、“锯齿草”)。古代用其茎占卜,如“~龟”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蓍1 [shī ㄕ]
[《廣韻》式脂切,平脂,書。]
1.草名。多年生草木植物,一本多茎,可入药。我国古代常用它的茎占卜。《易·繫辞上》:“是故蓍之德,圓而神;卦之德,方以知。”《诗·曹风·下泉》:“洌彼下泉,浸彼苞蓍。” 朱熹 集传:“蓍,筮草也。” 汉 张衡 《思玄赋》:“ 文君 爲我端蓍兮,利飛遯以保名。” 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草四·蓍》:“蓍乃蒿屬,神草也。”2.指用蓍草占卜。 清 陈康祺 《燕下乡脞录》卷十三:“ 康熙 中, 準 夷入寇。 聖祖 命大學士 李文貞 公蓍之,遇復之上六。”3.用同“ 耆 ”。参见“ 蓍艾 ”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