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蓼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84FC
【GBK编码】DEA4
【笔画数】14
【笔顺】12254154134333
【汉语拼音】liǎo,lù
【拼音编码】 liao3 lu4
【五笔编码】 anw anwe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EYOP
【注音符号】ㄌㄧㄠˇ,ㄌㄨˋ
【广东话】liu5 luk6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蓼 liǎo
<释义1>一年生草本植物,叶披针形,花小,白色或浅红色,果实卵形、扁平,生长在水边或水中。茎叶味辛辣,可用以调味。全草入药。亦称“水蓼”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蓼 lù
<释义1>形容植物高大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蓼1 [liǎo ㄌㄧㄠˇ]
[《廣韻》盧鳥切,上篠,來。]
1.植物名。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。有水蓼、红蓼、刺蓼等。味辛,又名辛菜,可作调味用。《诗·周颂·良耜》:“以薅荼蓼。” 毛 传:“蓼,水草也。”《礼记·内则》:“濡豚,包苦實蓼;濡雞,醢醬實蓼。” 唐 元稹 《忆云之》诗:“爲魚實愛泉,食辛寧避蓼。”2.比喻辛苦。《诗·周颂·小毖》:“未堪家多難,予又集于蓼。” 毛 传:“我又集于蓼,言辛苦也。”《新唐书·李景略传》:“ 景畧 至,節用約己,與士同甘蓼。”3.见“ 蓼擾 ”。4. 春秋 古国名。在今 河南省 唐河县 西南。《左传·桓公十一年》:“ 鄖 人軍於 蒲騷 ,將與 隨 、 絞 、 州 、 蓼 伐 楚 師。”5. 春秋 古国名。今 河南省 固始县 东北有 蓼城冈 ,即古 蓼国 之地。《左传·文公五年》:“冬, 楚 公子 燮 滅 蓼 。”6.古县名。 南朝 梁 置。在今 河南省 固始县 。见 清 顾祖禹 《读史方舆纪要·河南五·汝宁府》。7.姓。见《通志·氏族二》。
蓼2 [lù ㄌㄨˋ]
[《廣韻》力竹切,入屋,來。]
长大貌。《诗·小雅·蓼萧》:“蓼彼蕭斯,零露湑兮。” 毛 传:“蓼,長大貌。”参见“ 蓼2蓼 ”。
蓼3 [lǎo ㄌㄠˇ]
[《集韻》魯晧切,上晧,來。]
见“ 摎2蓼 ”。
蓼4 [liǔ ㄌㄧㄡˇ]
[《集韻》力九切,上有,來。]
见“ 糾蓼 ”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