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蔓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8513
【GBK编码】C2FB
【笔画数】14
【笔顺】12225112522154
【汉语拼音】wàn
【拼音编码】 wan4
【五笔编码】 ajl ajlc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EKLX
【注音符号】ㄨㄢˋ
【广东话】maan4 maan6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蔓 wàn
<释义1>〔大~儿(
<释义2>细长能缠绕的茎:瓜~儿。w刵r )〕方言,指有较高表演技艺,有广泛影响的演艺明星。亦作“大腕儿”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蔓1 [màn ㄇㄢˋ]
[wàn ㄨㄢˋ]
[《廣韻》無販切,去願,微。]
1.(或读wàn)草本蔓生植物的细长不能直立的枝茎。 北魏 贾思勰 《齐民要术·种瓜》:“蔓廣則歧多,歧多則饒子。”2.比喻矿脉。 明 徐弘祖 《徐霞客游记·滇游日记十一》:“其精瑩堅緻,異於常蔓,此瑪瑙之上品。”3.蔓延;滋长。《诗·唐风·葛生》:“葛生蒙楚,蘞蔓于野。”《後汉书·桓帝纪》:“蝗螽孳蔓,殘我百姓。” 唐 王昌龄 《斋心》诗:“紫葛蔓黄花,娟娟寒露中。”《花城》1981年第2期:“一枝红梅横斜过来,不枝不蔓,随意点染。”4.姓。 楚 有 蔓成然 。见《通志·氏族三》。
蔓2 [mán ㄇㄢˊ]
[《廣韻》母官切,平桓,明。]
见“ 蔓2菁 ”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