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蕢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8562
【GBK编码】CA89
【笔画数】15
【笔顺】122251212511134
【汉语拼音】kuì
【拼音编码】 kui4
【五笔编码】 akhm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EJAL
【注音符号】ㄎㄨㄟˋ
【广东话】gwai6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蕢 kuì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蕢1 [kuì ㄎㄨㄟˋ]
[《廣韻》求位切,去至,羣。]
“ 蒉1 ”的繁体字。
1.草织的盛器。《论语·宪问》:“子擊磬於 衛 ,有荷蕢而過 孔氏 之門者。” 朱熹 集注:“蕢,草器也。”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不知而爲屨,我知其不爲蕢也。” 汉 刘向 《说苑·指武》:“將軍在 即墨 之時,坐則織蕢,立則杖臿。” 元 王祯 《农书》卷十五:“蓧、蕢,皆古盛穀器也。”2.草鞋。 明 徐弘祖 《徐霞客游记·楚游日记》:“時予一足已無蕢,跣一足行。”
蕢2 [kuài ㄎㄨㄞˋ]
[《廣韻》苦怪切,去怪,溪。]
“ 蒉2 ”的繁体字。
1.芜秽。《吕氏春秋·达郁》:“故水鬱則爲污,樹鬱則爲蠹,草鬱則爲蕢。” 高诱 注:“蕢,穢。”2.姓。 春秋 时 鲁国 有 蒉尚 。见《礼记·檀弓下》。
蕢3 [kuài ㄎㄨㄞˋ]
[《集韻》苦會切,去隊,溪。]
通“ 塊1 ”。“ 蒉3 ”的繁体字。
见“ 蕢3桴 ”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