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蕨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8568
【GBK编码】DEA7
【笔画数】15
【笔顺】122134315233534
【汉语拼音】jué
【拼音编码】 jue2
【五笔编码】 adu aduw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EGZR
【注音符号】ㄐㄩㄝˊ
【广东话】kyut3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蕨 jué
<释义1>〔~类植物〕植物的一大类,草本,很少木本,有根、茎和叶,用孢子繁殖,生长在森林和山野的阴湿地带,如“蕨”、“石松”等。
<释义2>多年生草本植物,根茎长。嫩叶可食,根茎可制淀粉,其纤维可制绳缆,耐水。全株入药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蕨1 [jué ㄐㄩㄝˊ]
[《廣韻》居月切,入月,見。]
多年生草本植物。生在山野。嫩叶可食,俗称蕨菜;根茎含淀粉,俗称蕨粉,可供食用或酿造;也供药用,有清热利尿之效。亦泛指蕨类植物。《诗·召南·草虫》:“陟彼 南山 ,言采其蕨。” 陆玑 疏:“蕨,山菜也, 周 秦 曰蕨, 齊 魯 曰虌,初生似蒜,莖紫黑色,可食。” 南朝 宋 谢灵运 《酬从弟惠连》诗:“山桃發紅萼,野蕨漸紫苞。” 唐 韩愈 《送文畅师北游》诗:“從兹富裘馬,寧復茹藜蕨。” 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栖真》:“落照蒼凉樹玲瓏,林中笋蕨充清供。” 沈从文 《从文自传·我上许多课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书》:“我学会了采榛子,摘蕨菜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