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薌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858C
【GBK编码】CB47
【笔画数】14
【笔顺】12255345115452
【汉语拼音】xiāng
【拼音编码】 xiang1
【五笔编码】 axtb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EZXY
【注音符号】ㄒㄧㄤˉ
【广东话】hoeng1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薌 xiāng
<释义1>见“芗”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薌1 [xiānɡ ㄒㄧㄤ]
[《廣韻》許良切,平陽,曉。]
“ 芗1 ”的繁体字。
1.谷类的香气。参见“ 薌合 ”、“ 薌萁 ”。2.指紫苏之类的香草。古人用以调味。《礼记·内则》:“薌,無蓼。” 郑玄 注:“薌,蘇荏之屬。”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胡四相公》:“鼈羞鹿脯,雜以薌蓼。”3.通“ 香 ”。香气。《荀子·非相》:“欣驩芬薌以送之。” 杨倞 注:“薌與香同。” 宋 岳珂 《桯史·南陔脱帽》:“上方御樓,薌雲綵鰲,簫吹雷動。”4.通“ 香 ”。炷香;香火。 宋 无名氏 《鬼董·归宗寺》:“﹝ 廬山 僧﹞焫薌祝之。” 明 宋濂 《故胡母欧阳夫人墓志铭》:“亦捐産俾浮屠主之,爲薌燈之須。”
薌2 [xiǎnɡ ㄒㄧㄤˇ]
[《集韻》許兩切,上養,曉。]
“ 芗2 ”的繁体字。通“ 響1 ”。
《汉书·扬雄传上》:“薌呹肸以掍根兮,聲駍隱而歷鍾。” 颜师古 注:“言風之動樹,聲響振起衆根合……薌讀與響同。” 唐 于邵 《释奠武成王乐章·奠币登歌》:“管磬升,壇薌集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