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薾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85BE
【GBK编码】CB6E
【笔画数】17
【笔顺】12213425234343434
【汉语拼音】ěr
【拼音编码】 er3
【五笔编码】 agw agwq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EAOO
【注音符号】ㄦˇ
【广东话】ji5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薾 ěr
<释义1>(花)繁盛鲜艳:“彼~维何?维常之华。”
<释义2>疲困的样子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薾1 [ěr ㄦˇ]
[《廣韻》奴禮切,上薺,泥。]
[《集韻》忍氏切,上紙,日。]
1.花盛貌。《说文·艸部》:“薾,華盛……《詩》曰:‘彼薾惟何。’” 段玉裁 注:“《小雅》文,今作爾。”2.引申为盛貌。《墨子·公孟》:“古者三代暴王 桀 、 紂 、 幽 、 厲 ,薾爲聲樂,不顧其民,是以身爲刑僇,國爲戾虚者。” 毕沅 校注:“《説文》云:‘薾,華盛。’言盛也。”
薾2 [nié ㄋㄧㄝˊ]
同“ 苶1 ”。
1.疲倦貌。《文选·谢灵运〈过始宁墅〉诗》:“緇磷謝清曠,疲薾慙貞堅。” 吕向 注:“疲薾,困極之貌。” 宋 苏轼 《叶嘉传》:“上以不見 嘉 月餘,勞于萬機,神薾思困,頗思 嘉 ,因命召至。” 清 俞正燮 《癸巳类稿·韩文靖公事辑》:“雖久病疲薾,不廢接對。”2.羸弱。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百里》:“冒昧苟得,闇於自量者,慮中道之顛躓,不以駑薾服鸞衡。” 明 胡应麟 《少室山房笔丛·史书占毕一》:“《國策》之文粗,《國語》之文細;《國語》之氣薾,《國策》之氣雄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