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藁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85C1
【GBK编码】DEBB
【笔画数】17
【笔顺】12241251252511234
【汉语拼音】gǎo
【拼音编码】 gao3
【五笔编码】 ayms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ESLF
【注音符号】ㄍㄠˇ
【广东话】gou2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藁 gǎo
<释义1>〔~木〕多年生草本植物,茎直立中空,根可入药。亦称“西芎”、“抚芎”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藁1 [ɡǎo ㄍㄠˇ]
[《廣韻》古老切,上晧,見。]
亦作“ 藳1 ”。
1.同“ 槁 ”。枯槁,干燥。 汉 蔡邕 《独断》:“藁魚曰商祭,鮮魚曰脡祭。”2.亦作“ 藳 ”。同“ 稾 ”。稻、麦等的秆。《吕氏春秋·任地》:“子能使藳數節而莖堅乎?”《汉书·赵充国传》:“臣所將吏士爲馬牛食,月用糧穀十九萬九千六百三十斛,鹽千六百九十三斛,茭藁二十五萬二百八十六石。” 颜师古 注:“藁,禾稈也。” 南朝 梁 任昉 《天监三年策秀才文》:“每時入芻藁,歲課田租。”3.亦作“ 藳 ”。同“ 稾 ”。诗文的草稿。 南朝 梁 任昉 《宣德皇后令》:“文擅彫龍,而成輒削藁。” 唐 段成式 《酉阳杂俎·语资》:“ 王勃 每爲碑頌……一筆書之,初不竄點,時人謂之腹藁。” 宋 苏轼 《与赵德麟书》:“録舊詩一篇奉呈,聞公亦欲借示詩藳,幸付去人。” 清 李渔 《风筝误·和鹞》:“線斷風筝尋復去,藁亡詩句憶還來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