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藟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85DF
【GBK编码】CB89
【笔画数】18
【笔顺】122251212512125121
【汉语拼音】lěi
【拼音编码】 lei3
【五笔编码】 alll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EKKK
【注音符号】ㄌㄟˇ
【广东话】leoi5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藟 lěi
<释义1>藤:“南有樛木,葛~萦之。”
<释义2>缠绕:“网罟相萦~。”
<释义3>古通“蕾”,花苞:“梅~粉融连夜开。”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藟1 [lěi ㄌㄟˇ]
[《廣韻》力軌切,上旨,來。]
亦作“ 蔂2 ”。
1.藤。《诗·周南·樛木》:“南有樛木,葛藟纍之。”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事类》:“葛藟庇根,辭自 樂豫 。” 清 曹寅 《使院种竹》诗:“墾除昔未力,草藟紛糺纏。”2.通“ 纍 ”。缠绕。 唐 王绩 《古意》诗之三:“漁人遞往還,網罟相縈藟。”3.通“ 蕾 ”。花蕾。 宋 秦观 《早春题僧舍》诗:“東園紫梅初破藟,北澗渌水方通流。” 宋 范成大 《丙午新正书怀》诗之七:“蕉心翠展一冬在,梅藟粉融連夜開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