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蚤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86A4
【GBK编码】D4E9
【笔画数】9
【笔顺】544251214
【汉语拼音】zǎo
【拼音编码】 zao3
【五笔编码】 cyj cyju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XSSI
【注音符号】ㄗㄠˇ
【广东话】zou2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蚤 zǎo
<释义1>昆虫,赤褐色,善跳跃,寄生在人和畜的身体上,吸血液,能传染鼠疫等疾病。通称“跳蚤”、“虼蚤”。
<释义2>古同“早”。
<释义3>古同“爪”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蚤1 [zǎo ㄗㄠˇ]
[《廣韻》子晧切,上晧,精。]
1.跳蚤。又名虼蚤。赤褐色,善跳躍。寄生在人或哺乳動物身上,吸血液,是傳染鼠疫、斑疹傷寒等病的媒介。《庄子·秋水》:“鸱鵂夜撮蚤,察毫末。” 汉 焦赣 《易林·坤之渐》:“探懷得蚤,所愿失道。” 明 彭大翼 《山堂肆考·昆虫三·蚤》:“蚤,齧人蟲也。黑色善跳。俗云:蝨生汗垢,蚤生積灰。亦有雌雄,雄小雌大。或曰布谷鳥所吐,如蚊母之吐蚊也。故三月蚤多,至四五月漸衰。” 鲁迅 《华盖集·夏三虫》:“夏天近了,将有三虫:蚤,蚊,蝇。”参见“ 虼蚤 ”。2.幸亏。 元 吴昌龄 《东坡梦》第二折:“貧僧 了緣 和尚,昨日被 東坡學士 魔障了一日。蚤是貧僧,若是第二個,怎生是好。”3.通“ 早 ”。朝;早晨。《诗·豳风·七月》:“二之日鑿冰冲冲,三之日納于凌陰,四之日其蚤,獻羔祭韭。” 朱熹 集传:“蚤,蚤朝也。” 高亨 注:“蚤,借爲早。古代稱月初爲月朝,月早即月朝。”《管子·治国》:“ 常山 之東, 河汝 之間,蚤生而晚殺,五穀之所蕃孰也,四種而五穫。” 元 贡师泰 《送寿宏毅应奉赴兴国路经历》诗:“絳蠟夜深催視草,紫泥春蚤聽宣麻。”《醒世恒言·张淑儿巧智脱杨生》:“此時天時已晚,路上難保無虞。相公千金之軀,不如小房過夜,明日蚤行。”4.通“ 早 ”。指时间在先的。和“遲”相对。《左传·僖公二十三年》:“反其國,必得志於諸侯。得志於諸侯而誅無禮, 曹 其首也。子盍蚤自貳焉!” 陆德明 释文:“蚤,音早。”《汉书·文帝纪》:“正月,有司請蚤建太子,所以尊宗廟也。” 金 元好问 《洛阳高少府瀍阳後庵》诗之三:“韮蚤春先緑,菘肥秋末黄。” 清 夏燮 《中西纪事·猾夏之渐》:“卧榻之旁,豈容若輩鼾睡…… 江統 《徙戎論》,蓋蚤燭於幾,先以爲羽毛既豐,不至破壞人之天下不已。”5.见“ 蚤休 ”。
蚤2 [zháo ㄓㄠˊ]
[《集韻》側絞切,上巧,莊。]
通“ 爪1 ”。
1.指甲或趾甲。 马王堆 汉 墓帛书甲本《老子·德经》:“虎無所昔(措)其蚤。”《墨子·非乐上》:“今之禽獸麋鹿蜚鳥貞蟲,因其羽毛以爲衣裘,因其蹄蚤以爲絝屨。”《史记·鲁周公世家》:“初, 成王 少時,病, 周公 乃自揃其蚤,沉之河。”2.指剪去爪。参见“ 蚤2揃 ”。3.车辐榫入牙中的小的一头。《周礼·考工记·轮人》:“爲輪,眡其綆,欲其蚤之正也。” 郑玄 注:“蚤當爲爪,謂輻入牙中者也。” 孙诒让 正义:“車輻大頭名股,蚤爲小頭,對股言之與人手爪相類,故以蚤爲名……云‘謂輻入牙中者也’者,别於葘,爲輻入轂中者也。 戴震 云:‘輻端之枘建牙中者謂之蚤。’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