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蛙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86D9
【GBK编码】CDDC
【笔画数】12
【笔顺】251214121121
【汉语拼音】wā
【拼音编码】 wa1
【五笔编码】 jff jffg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IBB
【注音符号】ㄨㄚˉ
【广东话】waa1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蛙 wā
<释义1>两栖动物的一科,无尾,后肢长,前肢短,趾有蹼,善于跳跃和泅水。种类很多:青~(俗称“田鸡”)。牛~。~泳。~人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蛙1 [wā ㄨㄚ]
[《廣韻》烏瓜切,平麻,影。]
[《廣韻》烏媧切,平佳,影。]
1.两栖动物。捕食昆虫,对农业有益。种类很多。常见背色青绿者谓之青蛙,又曰雨蛙;背有黄色纵线者谓之金线蛙。《礼记·月令》“﹝孟夏之月﹞螻蟈鳴” 汉 郑玄 注:“螻蟈,蛙也。”《汉书·五行志中之下》:“ 武帝 元鼎 五年秋,蛙與蝦蟇羣鬭。” 唐 韩愈 《昼月》诗:“兔入臼藏蛙縮肚,桂樹林株女閉户。” 宋 彭乘 《墨客挥犀》卷六:“ 浙 人喜食蛙。 沈文通 在 錢塘 日,切禁之,自是池沼之蛙,遂不復生。”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青蛙神》:“ 崑生 怒曰:‘豈以汝家翁媪能禍人邪?丈夫何畏蛙也!’ 十娘 甚諱言‘蛙’,聞之大恚。”2.淫邪。参见“ 蛙歌 ”。3.谓绷紧。《金瓶梅词话》第九七回:“那 陳經濟 把臉兒蛙着不言語。”
蛙2 [jué ㄐㄩㄝˊ]
[《字彙補》古月切]
见“ 蝭蛙 ”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