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蛤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86E4
【GBK编码】B8F2
【笔画数】12
【笔顺】251214341251
【汉语拼音】gé,há
【拼音编码】 ge2 ha2
【五笔编码】 jw jwg jwgk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IOAJ
【注音符号】ㄍㄜˊ,ㄏㄚˊ
【广东话】gaap3 gap3 haa4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蛤 gé
<释义1>〔~蜊〕软体动物,壳形卵圆,色淡褐,稍有轮纹,内白色,栖浅海沙中,肉可食。
<释义2>〔文~〕软体动物,略呈三角形,栖近海沙泥中,有黑白两种,幼时称“棋子蛤”。
<释义3>〔~蚧〕爬行动物,土黄色,像壁虎,头大,尾部灰色,有红色斑点。中医用作强壮剂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蛤 há
<释义1>〔~蟆〕青蛙和蟾蜍的统称(“
<释义2>clam蟆”读轻声)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蛤1 [ɡé ㄍㄜˊ]
[《廣韻》古沓切,入合,見。]
“ 合4 ”的被通假字。
1.一种有介壳的软体动物。生活在浅海底,肉可食。《左传·昭公三年》:“山木如市,弗加於山;魚鹽蜃蛤,弗加於海。”《吕氏春秋·精通》:“月也者,羣陰之本也。月望則蚌、蛤實,羣陰盈。”《资治通鉴·唐宪宗元和十二年》:“ 孔戣 爲 華州 刺史, 明州 歲貢蚶、蛤,淡菜,水陸遞夫勞費, 戣 奏疏罷之。” 胡三省 注:“《月令》云:‘雀入大水化爲蛤。’《説文》云:‘百歲燕所化。’又云:‘老服翼所化。’皆非也。蚶、蛤皆生於海瀕潮汐往來舃鹵之地。” 清 王应奎 《柳南随笔》卷一:“雀入大水化爲蛤,雉入大海化爲蜃,蛤與蜃原不皆雀雉所化也。”2.蜥蜴类。参见“ 蛤蚧 ”。
蛤2 [há ㄏㄚˊ]
同“ 蝦2 ”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