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蛾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86FE
【GBK编码】B6EA
【笔画数】13
【笔顺】2512143121534
【汉语拼音】é,yǐ
【拼音编码】 e2 yi3
【五笔编码】 jtr jtrt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IMHM
【注音符号】ㄜˊ,ㄧˇ
【广东话】ngai5 ngo4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蛾 é
<释义1>昆虫,与蝴蝶相似,体肥大,触角细长如丝,翅面灰白,静止时,翅左右平放,常在夜间活动,有趋光性:~子。~眉。~扬(眉扬,形容美人笑貌)。~绿。飞~扑火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蛾 yǐ
<释义1>古同“蚁”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蛾1 [é ㄜˊ]
[《廣韻》五何切,平歌,疑。]
1.蛾子。《荀子·赋》:“蛹以爲母,蛾以爲父。” 晋 张协 《杂诗》之一:“蜻蛚吟階下,飛蛾拂明燭。” 唐 韩愈 《雨中寄张博士籍侯主簿喜》诗:“見牆生菌徧,憂麥作蛾飛。” 艾思奇 《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》第五章三:“蛾生下来许多蚕卵,最后死了,完成了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。”参见“ 蛾羅 ”。2.蛾眉的省称。 三国 魏 曹丕 《答繁钦书》:“於是振袂徐進,揚蛾微眺,芳聲清激,逸足横集。” 南朝 梁元帝 《燕歌行》:“ 黄龍 戍北花如錦, 玄菟 城前月似蛾。” 宋 苏轼 《乘舟过贾收水阁》诗之一:“淚垢添丁面,貧低舉案蛾。”《金瓶梅词话》第三二回:“﹝ 潘金蓮 ﹞在鏡臺前,巧畫雙蛾,重扶蟬髩,輕點朱唇,整衣出房。”3.一种高等菌类植物。 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菜五·木耳》:“木耳生於朽木之上,無枝葉,乃濕熱餘氣所生。曰耳曰蛾,象形也……或曰:地生爲菌,木生爲蛾。北人曰蛾,南人曰蕈。”4.通“ 俄 ”。参见“ 蛾而 ”。
蛾2 [yǐ ㄧˇ]
[《廣韻》魚倚切,上紙,疑。]
1.“ 蟻 ”的古字。蚂蚁。《墨子·公孟》:“夫應孰辭稱議而爲之,敏也。厚攻則厚吾,薄攻則薄吾。應孰辭而稱議,是猶荷轅而擊蛾也。” 毕沅 校注:“蛾,同螘。” 清 何焯 《义门读书记·史记》“淳化鳥獸蟲蛾”:“蛾,古蟻字。”2.(又读é)姓。 春秋 晋 有 蛾析 。《左传·僖公十五年》:“ 蛾析 謂 慶鄭 曰:‘盍行乎?’” 陆德明 释文:“蛾,魚綺反;本或作蟻。一音五何反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