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蜃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8703
【GBK编码】F2D7
【笔画数】13
【笔顺】1311534251214
【汉语拼音】shèn
【拼音编码】 shen4
【五笔编码】 dfej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GHI
【注音符号】ㄕㄣˋ
【广东话】san4 san5 san6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蜃 shèn
<释义1>蛤蜊:~景(亦称“海市蜃楼”)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蜃1 [shèn ㄕㄣˋ]
[《廣韻》時刃切,去震,禪。]
[《廣韻》時忍切,上軫,禪。]
亦作“ 蜄1 ”。
1.大蛤。《左传·昭公二十年》:“海之鹽蜃,祈望守之。” 杜预 注:“蜃,大蛤也。”《庄子·人间世》:“夫愛馬者,以筐盛矢,以蜄盛溺。” 陆德明 释文:“蜄,蛤類。”《太平广记》卷四六六引《岭南异物志·阴火》:“海中所生魚蜄,置陰處有光。” 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介二·车螯》:“蜃與蛟蜃之蜃,同名異物。《周禮》:鱉人掌互物,春獻鱉蜃,秋獻龜魚,則蜃似爲大蛤之通稱。” 杨树达 《积微居小学述林·文字初义不属初形属後起字考》:“辰爲初形,其初義爲大蛤,今大蛤之義爲後起加形旁之蜃字所佔,而初形之辰,所有之義皆後起之義矣。”2.古祭器。画有蜃形的漆尊。《周礼·春官·鬯人》:“凡祭祀……凡山川四方用蜃。” 郑玄 注:“蜃,畫爲蜃形。” 贾公彦 疏:“蜃,畫爲蜃形者,亦謂漆畫之。”3.指蜃灰。《周礼·地官·掌蜃》:“掌歛互物蜃物,以共闉壙之蜃。” 郑玄 注:“將井槨先塞下,以蜃禦濕也。”4.传说中的蛟属。能吐气成海市蜃楼。亦指海市蜃楼。 唐 王维 《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》诗序:“黄雀之風動地,黑蜃之氣成雲。” 宋 王谠 《唐语林·补遗四》:“海上居人,時見飛樓如結構之狀甚壯麗者, 太原 以北,晨行則煙靄之中覩城闕狀如女牆雉堞者,皆《天官書》所謂蜃也。” 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鳞一·蜃》:“蛟之屬有蜃,其狀亦是蛇而大,有角如龍狀……能吁氣成樓臺城郭之狀,將雨即見,名蜃樓,亦曰海市。”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八回:“﹝ 安老爺 ﹞説:‘只怕就是“雉入大水爲蜃”的那個蜃,才暗合這個 順天王 的“順”字。’”参见“ 蜃氣 ”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