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蜮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872E
【GBK编码】F2E2
【笔画数】14
【笔顺】25121412511534
【汉语拼音】yù
【拼音编码】 yu4
【五笔编码】 jak jakg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IHJA
【注音符号】ㄩˋ
【广东话】wik6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蜮 yù
<释义1>传说中一种在水里暗中害人的怪物:鬼~(喻阴险的人)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蜮1 [yù ㄩˋ]
[《廣韻》雨逼切,入職,云。]
[《廣韻》胡國切,入德,匣。]
1.短狐。相传一种能含沙射人为害的动物。《诗·小雅·何人斯》:“爲鬼爲蜮。” 毛 传:“蜮,短狐也。” 陆德明 释文:“蜮,狀如鼈,三足。一名射工,俗呼之水弩。在水中含沙射人。一云射人影。” 马瑞辰 通释:“ 陸氏 佃 、 羅氏 願 皆曰口中有横物如角弩,故一名射工,亦呼水弩。”《汉书·刘向传》:“ 長狄 入三國,五石隕墜,六鶂退飛,多麋,有蜮、蜚、鸜鵒來巢者,皆一見。” 颜师古 注:“蜮,短尾狐也。” 明 杨慎 《艺林伐山·鸳鸯食射工》:“《春秋經》書有蜮,《傳》云:南方淫女氣所生,一名短狐,狀如鼈,含沙射人。又名射工,《元中記》云:長三四寸,鴛鴦、鸑鷲、蟾蜍,悉食之。” 清 龚自珍 《捕蜮第一》:“又用方諸,取月中水洗眼,著純墨衣,則人反見蜮,可趨入蜮羣;趨入蜮羣,則蜮眩瞀。”2.通“ 螣 ”。食禾苗的害虫。《吕氏春秋·任地》:“大草不生,又無螟蜮。” 高诱 注:“蜮或作螣。食心曰螟,食葉曰蜮。 兗州 謂蜮爲螣,音相近也。”
蜮2 [ɡuō ㄍㄨㄛ]
[《集韻》古獲切,入麥,見。]
通“ 蟈1 ”。
蛤蟆。《周礼·秋官·序官》“蟈氏” 郑玄 注引 汉 郑司农 曰:“蟈讀爲蜮。蜮,蝦蟇也。”《大戴礼记·夏小正》:“[四月]鳴蜮。蜮也者,或曰屈造之屬也。” 章炳麟 《新方言·释动物》:“蜮也者,屈造之屬也。今音如聒造,黄者通言蝦蟆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