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蝕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8755
【GBK编码】CE67
【笔画数】14
【笔顺】34451154251214
【汉语拼音】shí
【拼音编码】 shi2
【五笔编码】 qnj wpj wpjy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OXI
【注音符号】ㄕˊ
【广东话】sik6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蝕 shí
<释义1>见“蚀”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蝕1 [shí ㄕˊ]
[《廣韻》乘力切,入職,船。]
“ 蚀1 ”的繁体字。
1.日月食。《荀子·天论》:“夫日月之有蝕,風雨之不時,怪星之黨見,是無世而不常有之。”《南史·宋纪上·少帝》:“二年春二月癸巳朔,日有蝕之。” 清 陶澂 《当垂老别》诗:“地缺紫溟漲,天傾白日蝕。”2.干扰;冲犯。《史记·鲁仲连邹阳列传》:“ 衛先生 爲 秦 畫 長平 之事,太白蝕 昴 ,而 昭王 疑之。” 司马贞 索隐引 如淳 曰:“太白主西方, 秦 在西,敗 趙 之兆也。食謂干歷之也。”参见“ 蝕昴 ”。3.侵蚀。 唐 杜甫 《石笋行》:“古來相傳是海眼,苔蘚蝕盡波濤痕。” 明 申时行 《落花》诗:“閒階半蝕苔痕淺,曲逕全埋草色深。”4.毁坏。 宋 苏舜钦 《感兴》诗之一:“ 秦嬴 蝕先法,乃復祭於墓。”5.损失;亏耗。昆曲《十五贯》第一场:“吃酒愈多愈妙,本钱越蚀越少,停业多日心内焦,为借债东奔西跑。”
蝕2 [lì ㄌㄧˋ]
[《集韻》六直切,入職,來。]
“ 蚀2 ”的繁体字。
谷名。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“ 漢王 之國, 項王 使卒三萬人從, 楚 與諸侯之慕從者數萬人,從 杜 南入 蝕 中。” 裴駰 集解引 李奇 曰:“蝕音力,在 杜 南。” 如淳 曰:“ 蝕 ,入 漢中 道川谷名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