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螝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879D
【GBK编码】CE9A
【笔画数】15
【笔顺】251214325113554
【汉语拼音】guì,huǐ
【拼音编码】 gui4 hui3
【五笔编码】 jtlc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INJ
【注音符号】ㄍㄨㄟˋ,ㄏㄨㄟˇ
【广东话】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螝 guì
<释义1>虫蛹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螝 huǐ
<释义1>古同“虺”,蛇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螝1 [ɡuī ㄍㄨㄟ]
[《廣韻》居追切,平脂,見。]
[《廣韻》胡對切,去隊,匣。]
虫蛹。《尔雅·释虫》:“螝,蛹。” 郝懿行 义疏:“《埤雅》引 孫炎 《正義》:‘螝即是雄,蛹即是雌。’”《说文·虫部》:“螝,蛹也。” 王筠 句读:“吾鄉諺語,凡草木蟲之有繭自裹者,皆謂之蛹;無繭者,皆謂之螝,如蜻蜓在水中未蜕時,及蟬之爲復育時,皆名之。” 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虫一·蚕》:“蛹曰螝。”
螝2 [huǐ ㄏㄨㄟˇ]
同“ 虺1 ”。
北齐 颜之推 《颜氏家训·勉学》:“吾初讀《莊子》‘螝二首’,《韓非子》曰:‘蟲有螝者,一身兩口,争食相齕,遂相殺也。’茫然不識此字何音……後見《古今字詁》,此亦古之虺字,積年凝滯,豁然霧解。” 唐 柳宗元 《天对》:“螝齧已毒,不以外肆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