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迋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8FCB
【GBK编码】DE82
【笔画数】7
【笔顺】1121454
【汉语拼音】wàng,kuāng
【拼音编码】 wang4 kuang1
【五笔编码】 gpd tfpd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WCVV
【注音符号】ㄨㄤˋ,ㄎㄨㄤˉ
【广东话】wong6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迋 wàng
<释义1>往,前往:“君使子展~劳于东门之外。”
=====================
迋 kuāng
<释义1>古通“诓”,欺骗:“无信人之言,人实~女。”
<释义2>古通“恇”,恐吓:“子无我~,不幸而后亡。”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迋1 [wànɡ ㄨㄤˋ]
[《廣韻》于放切,去漾,云。]
1.到;前往。《左传·襄公二十八年》:“君使 子展 迋勞于東門之外,而傲。” 杜预 注:“迋,往也。”《左传·襄公三十一年》:“十二月, 北宫文子 相 衛襄公 以如 楚 ……過 鄭 , 印段 迋勞于 棐林 。”2.慰劳。《新唐书·逆臣传上·安禄山》:“﹝ 禄山 ﹞入朝, 楊國忠 兄弟姊弟迋之 新豐 ,給玉食。”按,《广韵·去漾》:“迋,勞也。”
迋2 [ɡuànɡ ㄍㄨㄤˋ]
[《廣韻》俱往切,上養,見。]
[《集韻》古況切,去漾,見。]
1.通“ 誑 ”。欺骗。《诗·郑风·扬之水》:“無信人之言,人實迋女。” 毛 传:“迋,誑也。”《左传·定公十年》:“是我迋吾兄也。” 杜预 注:“迋,欺也。” 唐 柳宗元 《天对》:“蒼龍之寓,而迋彼角。” 清 李调元 《观斗鹌鹑》诗:“俗士違達言,孺子被欺迋。”2.通“ 恇 ”。恐吓。《左传·昭公二十一年》:“子無我迋,不幸而後亡。” 杜预 注:“迋,恐也。” 王引之 《经义述闻·春秋左传下》:“迋之本訓爲往來之往,借以爲恇懼之恇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