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迺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8FFA
【GBK编码】DE95
【笔画数】9
【笔顺】125351454
【汉语拼音】nǎi
【拼音编码】 nai3
【五笔编码】 etn spd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WFJ
【注音符号】ㄋㄞˇ
【广东话】naai5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迺 nǎi
<释义1>同“乃”。
<释义2>姓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迺1 [nǎi ㄋㄞˇ]
[《廣韻》奴亥切,上海,泥。]
1.在判断句中,相当于系词“是”。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:“臣迺市井鼓刀屠者,而公子親數存之。”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原道》:“辭之所以能鼓天下者,迺道之文也。” 清 阮元 《小沧浪笔谈》卷三:“詩多道家語,迺 鄭公 與道俗紀游之作也。”2.代词。你;你的。《汉书·陈平传》:“事兄 伯 如事迺父,事嫂如事迺母。” 颜师古 注:“迺,汝也。”《汉书·项籍传》:“吾翁即汝翁,必欲烹迺翁,幸分我一盃羹。” 宋 岳珂 《桯史·汪革谣谶》:“迺事俟秋涼,即得踐約。”3.代词。彼;其。《诗·大雅·公刘》:“既景迺岡。” 孔颖达 疏:“乃復登彼山脊之岡。” 明 陶宗仪 《辍耕录·檄》:“世濟其惡,真兇悖之 賈充 ;謀及迺心,效姦雄之 曹操 。”4.代词。此;这。《晏子春秋·外篇上十一》:“公曰:‘吾聞之:五子不滿隅,一子可滿朝。非迺子耶?’”5.副词。却;可是。《史记·郦生陆贾列传》:“ 楚 人拔 滎陽 ,不堅守 敖倉 ,迺引而東,令適卒分守 成皋 ,此乃天所以資 漢 也。”《汉书·司马迁传》:“今已虧形,爲埽除之隸,在闒茸之中,迺欲卬首信眉,論列是非,不亦輕朝廷,羞當世之士邪?”一本作“ 乃 ”。 明 胡应麟 《少室山房笔丛·艺林学山七·女匽》:“﹝《山海經》﹞其事則往往無稽……迺 楊 陳 皆以爲事實,而引之辯之。”6.副词。始;才。《史记·孟尝君列传》:“於是 嬰 迺禮 文 ,使主家待賓客。”《汉书·贾谊传》:“太子迺生。” 颜师古 注;“迺,始也。” 南朝 宋 袁淑 《效古》诗:“迺知古時人,所以悲轉蓬。” 况周颐 《蕙风词话续编》卷二:“清通温雅,初嗜金石,後逎專一於詞。”7.副词。仅仅。《汉书·苏武传》:“ 蘇武 使 匈奴 ,二十年不降,還,迺爲典屬國。”《汉书·贾谊传》:“諸公幸者迺爲中涓,其次廑得舍人。” 宋 陈亮 《酌古论·刘备》:“形之而彼不從,予之而彼不取,固將制奇合變,求爲不可敗而全軍以返;迺難於舉動,計不復生,如固 遜 之所輕爲也。”8.副词。于是;就。《国语·晋语四》:“公曰:‘是君子之言也。’迺出 陽 人。”《史记·吕太后本纪》:“ 吕后 最怨 戚夫人 及其子 趙王 ,迺令永巷囚 戚夫人 ,而召 趙王 。” 三国 魏 曹植 《洛神赋》:“迺援御者而告之。”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《辛亥革命·关克威招抚当阳详记》:“使者于此忻感交集,迺竊然嘆吾祖宗 黄帝 在天有靈。”9.副词。竟然。《宋史·余玠传》:“舟中皆戰掉失色,而 玠 自若也,徐命吏班賞有差。 夔 退謂人曰:‘儒者中迺有此人!’”10.语首助词。《诗.大雅·緜》:“迺立臯門,臯門有伉;迺立應門,應門將將。”《汉书·扬雄传下》:“昔人之辭,迺玉迺金。” 明 文徵明 《乡里祭刘司寇先生文》:“迺匡迺襄,式用寧敉。”11.姓。 元 代有 迺贤 。见《元诗别裁集》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