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邵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  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 
  【Unicode编码】090B5
  【GBK编码】C9DB
  【笔画数】7
  【笔顺】5325152
  【汉语拼音】shào
  【拼音编码】 shao4 
  【五笔编码】 vkb vkbh 
  【繁体字】
  【郑码】YDJY
  【注音符号】ㄕㄠˋ
  【广东话】siu6
 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 
邵 shào
<释义1>古地名,在今中国山西省垣曲县。
<释义2>姓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 
 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 
邵1  [shào ㄕㄠˋ]
[《廣韻》寔照切,去笑,禪。]
1.古地名。 周 初 召伯 采邑。故地在今 陕西省  岐山县 南。 周 东迁后,在今 山西省  垣曲县 东。参见“ 邵南 ”。2.古地名。 春秋  晋 邑。《左传·襄公二十三年》:“ 齊侯 遂伐 晉 ……戍 郫  邵 。”《说文·邑部》:“ 邵 , 晉 邑也。”3.通“ 劭 ”。美好。《孔丛子·居卫》:“ 伋 徒患德之不邵,不病毛鬢之不茂也。” 汉  扬雄 《法言·修身》:“ 公儀子 、 董仲舒 之才之邵也。” 李轨 注:“此二子才德高美。” 明  方孝孺 《祭赵希颜》:“嗟吾 希顔 ,文學之邵,足以冠西 蜀 數十州之士。” 章炳麟 《国故论衡·论式》:“晚 唐 變以譎詭,兩 宋 濟以浮誇,斯皆不足邵也。”4.姓。《广韵·去笑》:“邵,邑名。又姓,出 魏郡 , 周文王 子 邵公奭 之後。” 汉  王符 《潜夫论·三式》:“然則良臣如 王成 、 黄霸 、 龔遂 、 邵信臣 之徒,可比郡而得也。” 汪继培 笺:“並見《漢書·循吏傳》‘邵’傳作‘召’, 顔師古 注:‘召,讀曰邵。’按召、邵古通用。”
 
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