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鋟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92DF
【GBK编码】E475
【笔画数】15
【笔顺】341124315114554
【汉语拼音】qǐn
【拼音编码】 qin3
【五笔编码】 qvpc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PXWX
【注音符号】ㄑㄧㄣˇ
【广东话】cim1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鋟 qǐn
<释义1>见“锓”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鋟1 [qǐn ㄑㄧㄣˇ]
[qiān ㄑㄧㄢ]
[《廣韻》七稔切,上寢,清。]
[《廣韻》子廉切,平鹽,精。]
“ 锓1 ”的繁体字。
1.刻;雕刻。《公羊传·定公八年》:“睋而鋟其板。” 徐彦 疏:“謂以指爪刻其饋器之上斂藏衣物之板。”《清史稿·天文志二》:“圈内規面及上側面皆鋟二十四時,時各四刻。”2.特指雕刻书板。 明 方孝孺 《〈蜀鉴〉序》:“俾臣序之,將重鋟而傳於世。”《明史·宦官传二·陈矩》:“嘗奉詔收書笈,中有侍郎 吕坤 所著《閨範圖説》,帝以賜 鄭貴妃 ,妃自爲序,鋟諸木。”
鋟2 [jiān ㄐㄧㄢ]
[《廣韻》子廉切,平鹽,精。]
同“ 尖1 ”。“ 锓2 ”的繁体字。
1.《集韵·平鹽》:“鋟,《博雅》:‘鋭也。’或作尖。” 明 陆时雍 《诗镜总论》:“ 西京 語迫意鋟,自不及古人深際。”2.引申为尖刻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