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鍠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9360
【GBK编码】E596
【笔画数】17
【笔顺】34112431325111121
【汉语拼音】huáng
【拼音编码】 huang2
【五笔编码】 qrgg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PNC
【注音符号】ㄏㄨㄤˊ
【广东话】wong4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鍠 huáng
<释义1>见“锽”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鍠1 [huánɡ ㄏㄨㄤˊ]
[《廣韻》户盲切,平庚,匣。]
[《集韻》胡光切,平唐,匣。]
“ 锽1 ”的繁体字。
1.象声词。常用以形容金属制打击乐器的洪亮声。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原道》:“泉石激韻,和若球鍠。” 唐 韩愈 孟郊 《城南联句》:“泥像對騁怪,鐵鐘孤舂鍠。” 钱仲联 集释引《广雅·释诂》:“鍠,聲也。” 茅盾 《子夜》四:“在他耳边,立刻又充满了鍠鍠鍠的锣声,和暴风似的几千条喉咙里放山来的咆哮怒吼。”2.兵器名。似钺。一说如剑而三刃。 汉 唐 用之为仪仗。 晋 崔豹 《古今注·舆服》:“鍠, 秦 改鐵鉞作鍠, 始皇 制也。一本云:鍠, 秦 制也。今乘輿諸公王妃主通建之也。”《新唐书·仪卫志下》:“次儀仗……第五儀鍠,五色旛,六人。”《正字通·金部》引《开元仪礼》:“鍠形如劍而三刃,連柄共長三尺五寸,以虎豹皮爲袋。今乘輿之前刻木爲斧,謂之儀鍠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