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降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964D
【GBK编码】BDB5
【笔画数】8
【笔顺】52354152
【汉语拼音】jiàng
【拼音编码】 jiang4
【五笔编码】 bt bta btah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YRMB
【注音符号】ㄐㄧㄤˋ
【广东话】gong3 hong4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降 jiàng
<释义1>下落,落下:下~。~旨。~临。~旗。空~。
<释义2>减低,贬抑:~低。~价。~职。~解(ji?)。~心相从(抵制自己心志以服从别人)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降1 [jiànɡ ㄐㄧㄤˋ]
[《廣韻》古巷切,去絳,見。]
1.从高处往下走。与 陟 相对。《诗·大雅·公刘》:“陟則在巘,復降在原。” 郑玄 笺:“陟,升;降,下也。”《左传·僖公二十三年》:“公降一級而辭焉。” 明 徐弘祖 《徐霞客游记·粤西游日记一》:“雨中迴眺,已透 金鼎 所望亂山堆叠中,穿根盤壑,多迴曲,無升降。”2.降落;落下。《荀子·议兵》:“故仁人之兵,所存者神,所過者化,若時雨之降,莫不説喜。”《汉书·郊祀志下》:“後間歲,鳳皇神爵甘露降集京師。”《元史·李元礼传》:“夫財不天降,皆出於民。”3.喻指鸟死。《礼记·曲礼下》:“羽鳥曰降,四足曰潰。” 孔颖达 疏:“鳥獸死異名也。降,落也。羽鳥,飛翔之物,今云其降落,是知死也。”4.诞生;降生。《楚辞·离骚》:“攝提貞于孟陬兮,惟庚寅吾以降。” 清 龚自珍 《己亥杂诗》之一二五:“我勸天公重抖擻,不拘一格降人才。”5.借指生日。《三国志通俗演义·废汉君董卓弄权》:“ 王允 請曰:‘今日老夫賤降,晚間少閒,欲屈衆大臣就舍下少酌,幸勿見阻。’”6.赐给;给予。《国语·周语下》:“王降 狄 師以伐 鄭 。”《书·大禹谟》:“民棄不保,天降之咎。”《水浒传》第一回:“天子御筆親書,并降御香一炷。”7.莅临;临幸。《文选·潘岳〈藉田赋〉》:“於是我皇乃降靈壇,撫御耦。” 李善 注:“降,謂臨幸也。” 唐 李公佐 《南柯太守传》:“王以駙馬遠降,令且息 東華館 。”8.流放,放逐。《山海经·大荒西经》:“ 耕 既立,無首,走厥咎,乃降於 巫山 。” 郭璞 注:“自竄於 巫山 。”9.(帝王之女)下嫁。《书·尧典》:“釐降二女于 嬀 汭 ,嬪于 虞 。” 孔 传:“降,下;嬪,婦也。”《新唐书·王珪传》:“其後公主降,有舅姑者備禮,本于 珪 。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七:“蓋婚姻之事,民間謂之‘嫁’,皇家謂之‘降’。”10.贬抑;降低。《书·蔡仲之命》:“降 霍叔 于庶人。”《後汉书·窦融传论》:“列其功庸,兼茂於前多矣,而後世莫稱者,章末釁以降其實也。” 李贤 注:“降,損也。” 郭沫若 《洪波曲》第十六章一:“国民政府由是降为地方政权。”11.减;减退;。《国语·鲁语上》:“古者大寒降,土蟄發。” 王引之 《经义述闻·国语上》:“降,猶減也,退也。”《宋史·仁宗纪一》:“﹝ 天聖 四年六月﹞丁酉,降天下囚罪一等,徒以下釋之。” 柳亚子 《为香凝先生题画》诗:“孤舟簑笠釣寒江,雪壓風欺興未降。”12.脱掉。《左传·僖公二十三年》:“公子懼,降服而囚。” 杜预 注:“去上服,自拘囚以謝之。”参见“ 降服 ”。。13.停止;罢退。《左传·昭公元年》:“先王之樂,所以節百事也,故有五節,遲速本末以相及,中聲以降,五降之後,不容彈矣。” 杜预 注:“降,罷退。”《庄子·外物》:“天之穿之,日夜無降。” 成玄英 疏:“降,止也。”14.表示从过去某时直到现在的一段时期。 南朝 梁 沈约 《齐故安陆昭王碑文》:“自兹以降,懷青拕紫。” 唐 韩愈 《董公行状》:“在宰相位凡五年,所奏於上前者,皆二帝三王之道,由 秦 漢 以降,未嘗言。” 宋 周煇 《清波别志》卷下:“ 漢 魏 以降,有大駕、法駕、小駕之儀。”15.表示在此范围之内。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夸饰》:“故自天地以降,豫入聲貌,文辭所披,夸飾恒存。” 周振甫 注:“指自天地以下的萬物。”16.低。 明 徐弘祖 《徐霞客游记·楚游日记》:“此塢東爲 簫韶峯 ,西即 斜巖 ,南爲 聖殿 西嶺,北爲 馬蹄石 ,皆廊高裏降,有同釜底。”17.香水“ 降真香 ”的省称。 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入道》:“攜村醪,紫降黄檀繡帕包。”《儿女英雄传》缘起首回:“手提寶爐,焚着白檀紫降。”18.通“ 洚 ”。泛滥。《书·大禹谟》:“降水儆予。” 蔡沈 集传:“洚水,洪水也,古文作降。” 北魏 郦道元 《水经注·河水五》:“﹝水﹞不遵其道曰降,亦曰潰。”19.通“ 隆 ”。尊崇。《韩诗外传》卷一:“君人者降禮尊賢而王。” 许维遹 校释:“《荀子·天論篇》、《彊國篇》‘降’作‘隆’。”
降2 [xiánɡ ㄒㄧㄤˊ]
[《廣韻》下江切,平江,匣。]
“ 夅1 ”的今字。
1.投降。《春秋·庄公八年》:“夏,﹝ 魯 ﹞師及 齊 師圍 郕 。 郕 降于 齊 師。” 唐 韩愈 《元和圣德诗》:“腹敗枝披,不敢保聚。擲首陴下,降幡夜豎。” 鲁迅 《坟·摩罗诗力说》:“其意蓋以爲一人苟有所圖,得當以報,則雖降敵,不爲罪愆。”2.指投降者。 宋 范镇 《东斋记事》卷一:“是時, 梅公 儀摯 爲御史,言 杞 殺降,失朝廷大信,請加罪。” 郭沫若 《洪波曲》第十六章一:“路子已经开好……﹝ 日本 人﹞招降纳叛,明目张胆了。”3.欢悦;悦服。《诗·召南·草虫》:“亦既見止,亦既覯止,我心則降。” 马瑞辰 通释:“降者,夅之假借。《説文》:‘夅,服也。’正與二章‘我心則説’,《傳》訓爲服同義。” 唐 张祜 《投常州从兄中丞》诗:“士因爲政樂,儒爲説詩降。”4.降服,使驯服。《史记·绛侯周勃世家》:“﹝ 周勃 ﹞以將軍從 高帝 擊反 韓王信 於 代 ,降下 霍人 。”《西游记》第十三回:“有的説峻嶺陡崖難度,有的説毒魔惡怪難降。” 杨朔 《三千里江山》第三段:“她委曲透了,她的委曲向谁说呢?母亲--母亲不让她来,队长--队长不让她来,老拿结婚降着她。”5.用同“ 詳 ”。详细。 元 孟汉卿 《魔合罗》第三折:“我這裏自斟量,則俺那官人要個明降。” 元 尚仲贤 《柳毅传书》第四折:“欲待對官人説個明降,又恐怕肉身人道我荒唐。”6.共同。《左传·哀公二十六年》:“六卿三族降聽政,因大尹以達。” 杜预 注:“降,和同也。” 俞樾 《群经平议·春秋左传三》:“‘降聽政’即共聽政。”
降3 [xiànɡ ㄒㄧㄤˋ]
[《集韻》胡降切,去絳,匣。]
星次名。《集韵·去絳》:“降,星名。《爾雅》:‘降婁,奎婁也’。”参见“ 降3婁 ”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