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陑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9651
【GBK编码】EA7A
【笔画数】8
【笔顺】52132522
【汉语拼音】ér
【拼音编码】 er2
【五笔编码】 bdm bdmj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YGL
【注音符号】ㄦˊ
【广东话】ji4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陑 ér
<释义1>古地名,在今中国山西省永济县南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陑1 [ér ㄦˊ]
[《廣韻》如之切,平之,日。]
古山名。在今 山西省 永济县 境,相传为 汤 伐 桀 之处。《书·汤誓序》:“ 伊尹 相 湯 伐 桀 ,升自 陑 。” 孔 传:“ 桀 都 安邑 , 湯 升道從 陑 出其不意。 陑 在 河 曲之南。” 孔颖达 疏:“ 陑 ,當是山阜之地…… 陑 在 河 曲之南,蓋今 潼關 左右。” 唐 柳宗元 《伊尹五就桀赞》:“遂升自 陑 ,黜 桀 尊 湯 。” 唐 李商隐 《送从翁东川弘农尚书幕》诗:“刊木方隆 禹 ,陞 陑 始創 殷 。”
陑2 [rénɡ ㄖㄥˊ]
同“ 陾1 ”。亦作“ 隭2 ”。
众多貌。一说为筑墙声。《诗·大雅·緜》:“捄之陾陾” 清 陈奂 传疏:“‘陾陾’當依《玉篇》引《詩》作‘陑陑’。《廣雅》:‘仍仍、登登、馮馮,衆也。’……《釋文》如之反。《説文》云:‘築牆聲也。’音而。 陸 所據正作‘陑陑’。今本《説文》亦誤作‘陾陾’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