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頄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9804
【GBK编码】ED96
【笔画数】11
【笔顺】35132511134
【汉语拼音】qiú
【拼音编码】 qiu2
【五笔编码】 vdm vdmy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QYGO
【注音符号】ㄑㄧㄡˊ
【广东话】kwai4 wau4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頄 qiú
<释义1>颧骨:“壮于~。”
<释义2>泛指面颊:“一语及学,则~为之赤。”
<释义3>厚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頄1 [kuí ㄎㄨㄟˊ]
[《廣韻》渠追切,平脂,羣。]
[《廣韻》巨鳩切,平尤,羣。]
1.颧骨。《易·夬》:“壯于頄,有凶。” 王弼 注:“頄,面權也。” 清 唐甄 《潜书·丑奴》:“奄奴……有頄,非男;無髯,非媪;雖少美如玉,索無生氣,不似人面也。”2.泛指脸面。《灵枢经·寒热病》:“臂陽明有入頄徧齒者,名曰大迎。” 宋 邵雍 《观棋大吟》诗:“財利激于衷,喜怒見于頄。” 清 方以智 《东西均·道艺》:“一語及學,則頄爲之赤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