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飫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98EB
【GBK编码】EF84
【笔画数】12
【笔顺】344511543134
【汉语拼音】yù
【拼音编码】 yu4
【五笔编码】 qntd wptd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OXMG
【注音符号】ㄩˋ
【广东话】jyu3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飫 yù
<释义1>见“饫”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飫1 [yù ㄩˋ]
[《廣韻》依倨切,去御,影。]
亦作“ 秗1 ”。“ 淤2 ”的被通假字。“ 饫1 ”的繁体字。
1.古代家族的私宴名。《诗·小雅·常棣》:“儐爾籩豆,飲酒之飫。” 毛 传:“飫,私也。”2.古代立着举行、昭明大节的宴礼。《国语·周语中》:“郊禘之事,則有全烝;王公立飫,則有房烝。” 韦昭 注:“禮之立成者爲飫。”《国语·周语下》:“夫禮之立成者爲飫,昭明大節而已,少典與焉。” 韦昭 注:“立成,立行禮,不坐也……言飫禮所以教民敬式,昭明大體而已,故其詩樂少,章典威儀少,皆比類也。”参见“ 飫禮 ”。3.宴食;宴饮。 唐 韩愈 孟郊 《城南联句》:“食家行鼎鼐,寵族飫弓旌。” 唐 白居易 《初授拾遗献书》:“每宴飫無不先及,每慶賜無不先霑。”参见“ 飫宴 ”。4.饱食。《文选·左思〈吴都赋〉》:“於是樂只衎而歡飫無匱,都輦殷而四奥來暨。” 吕向 注:“飽而飲酒曰飫。” 唐 杜甫 《王十五前阁会》诗:“病身虚俊味,何幸飫兒童。” 清 纪昀 《阅微草堂笔记·如是我闻四》:“餓鬼得飫壺觴。”5.引申为尽情地舔。 唐 樊宗师 《绛守居园池记》:“白豹元斑,飫距、掌、胛,意相得。”6.足;饱。《楚辞·严忌〈哀时命〉》:“時厭飫而不用兮,且隱伏而遠身。” 朱熹 集注:“厭飫,自足而不樂見聞之意也。” 唐 李贺 《河阳歌》:“觥船飫口紅,蜜炬千枝爛。” 清 恽敬 《答董牧唐书》:“先生處己之高,進道之勇,同志往來,久飫聽聞。”7.指饫闻。 宋 苏轼 《叶嘉传》:“吾久飫卿名,但未知其實爾。”8.肥美。《隋书·音乐志》:“九州土腴非一族,玄芝碧樹壽華木。終朝采之不盈掬,用拂腥羶和九穀,既甘且飫致遐福。” 唐 杜甫 《送从弟亚赴西安判官》诗:“黄羊飫不羶,蘆酒多還醉。”9.赐予(食物)。《书·舜典》:“帝釐下土,方設居方,别生分類,作《汨作》、《九共》九篇、《槀飫》。” 孔 传:“槀,勞也;飫,賜也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