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鱧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9C67
【GBK编码】F76B
【笔画数】24
【笔顺】352512144442512211251431
【汉语拼音】lǐ
【拼音编码】 li3
【五笔编码】 qgmu qomu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RKJU
【注音符号】ㄌㄧˇ
【广东话】lai5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鱧 lǐ
<释义1>见“鳢”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鱧1 [lǐ ㄌㄧˇ]
[《廣韻》盧啟切,上薺,來。]
亦作“ 鱺2 ”。“ 鳢1 ”的繁体字。
鳢鱼。俗称黑鱼、乌鳢,亦名鲖。鱼纲鳢科。体延长,亚圆筒形。头扁,口大,牙尖,咽头上方有一宽大鳃上腔,能呼吸空气。青褐色,有三纵行黑色斑块,眼后至鳃孔有两条黑色纵带。背鳍、腹鳍、尾鳍均延长。性凶猛,捕食其他鱼类,故为淡水养殖业的害鱼之一。分布于我国及 朝鲜 和 日本 。肉肥美,供食用。《诗·小雅·鱼丽》:“魚麗于罶,魴鱧。” 毛 传:“鱧,鮦也。” 汉 张衡 《西京赋》:“然後釣魴鱧,纚鰋鮋。” 宋 张师正 《括异志·曹郎中》:“乃涸池求之,得三鱧,一大二小。” 明 顾起元 《客座赘语·鱼品》:“有鱧,身似鯶而色純黑,頭有七星,俗曰烏魚,道家忌食之,其性耐久,埋土中數月不死,得水復活。” 徐珂 《清稗类钞·动物·鳢鱼》:“鱧魚,可食,形長體圓,頭尾幾相等,細鱗黑色,有斑文,腹背兩鰭均連續至尾。亦名鮦魚,俗名烏魚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