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黌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  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 
  【Unicode编码】09ECC
  【GBK编码】FC5A
  【笔画数】24
  【笔顺】321134345114512212512134
  【汉语拼音】hóng
  【拼音编码】 hong2 
  【五笔编码】 ipa wfqw 
  【繁体字】
  【郑码】NBKO
  【注音符号】ㄏㄨㄥˊ
  【广东话】hung4
 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 
黌 hóng
<释义1>见“黉”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 
 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 
黌1  [hónɡ ㄏㄨㄥˊ]
[《廣韻》户盲切,平庚,匣。]
“ 横4 ”的被通假字。“ 黉1 ”的繁体字。
古代的学校。《周书·薛端传》:“初爲太學生,時黌中多是貴遊,好學者少,唯 裕 躭翫不倦。” 宋  蔡襄 《士伸知己赋》:“今兹有人,遠陶聖世,少齒鄉黌。” 鲁迅 《集外集拾遗补编·补救世道文件四种》:“ABCD,盛读于黉中,之乎者也,渐消于笔下。”参见“ 黌學 ”。
 
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