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黼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  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 
  【Unicode编码】09EFC
  【GBK编码】EDEB
  【笔画数】19
  【笔顺】2243143252341251124
  【汉语拼音】fǔ
  【拼音编码】 fu3 
  【五笔编码】 oguy 
  【繁体字】
  【郑码】KULF
  【注音符号】ㄈㄨˇ
  【广东话】fu2
 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 
黼 fǔ
<释义1>古代礼服上绣的半黑半白的花纹:~座(帝王的宝座)。~黻(a.古代礼服所绣的花纹;b.喻华丽的辞藻)。~藻(指华美的辞藻)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 
 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 
黼1  [fǔ ㄈㄨˇ]
[《廣韻》方矩切,上麌,非。]
1.古代礼服上白黑相间的花纹,取斧形,象临事决断。《书·益稷》:“藻火粉米,黼黻絺繡。” 孔 传:“黼若斧形。” 陆德明 释文:“白與黑謂之黼。”《旧唐书·文苑传上·杨炯》:“黼能斷割,象聖王臨事能決也。” 宋  苏舜钦 《感兴》诗之一:“階墄釦以金,牆壁衣之黼。”2.绣衣。《诗·小雅·采菽》:“又何予之?玄衮及黼。” 郑玄 笺:“黼,黼黻,謂絺衣也。” 孔颖达 疏:“絺,謂刺之。言此黼黻絺刺之於衣。”3.古诸侯的礼服。《礼记·礼器》:“禮,有以文爲貴者,天子龍衮,諸侯黼,大夫黻,士玄衣纁裳。” 唐  柳宗元 《吊屈原文》:“陷塗藉穢兮,榮若繡黼。”4.绣。参见“ 黼繪 ”。
 
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