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箬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【Unicode编码】07BAC 【GBK编码】F3E8 【笔画数】14 【笔顺】31431412213251 【汉语拼音】ruò 【拼音编码】 ruo4 【五笔编码】 tadk 【繁体字】 【郑码】MEGJ 【注音符号】ㄖㄨㄛˋ 【广东话】joek6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 箬 ruò <释义1>一种竹子,叶大而宽,可编竹笠,又可用来包棕子:~竹。~笠。~帽。~席。 <释义2>箬竹的叶子。 <释义3>笋皮。 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 箬1 [ruò ㄖㄨㄛˋ] [《廣韻》而灼切,入藥,日。] 亦作“ 篛1 ”。 1.竹笋外壳。《说文·竹部》:“箬, 楚 謂竹皮曰箬。” 段玉裁 注:“今俗云筍籜箬是也。” 晋 王彪之 《闽中赋》:“緗箬素筍,彤竿緑筒。”2.竹名。即箬竹。竹叶及箨似芦荻。《宋书·朱百年传》:“ 百年 少有高情,親亡服闋,携妻 孔氏 入 會稽 南山,以伐樵採箬爲業。”参见“ 箬竹 ”。3.谓可供包物、编织等用的箬竹叶片。 唐 柳宗元 《柳州峒氓》诗:“青箬裹鹽歸峒客,緑荷包飯趁虚人。” 清 吴伟业 《芦笔》诗:“採箬編蒲課筆畊,織簾居士擅書名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