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勞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52DE
【GBK编码】84DA
【笔画数】12
【笔顺】433443344553
【汉语拼音】láo
【拼音编码】 lao2
【五笔编码】 apl oop oopl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UOWY
【注音符号】ㄌㄠˊ
【广东话】lou4 lou6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勞 láo
<释义1>见“劳”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勞1 [láo ㄌㄠˊ]
[《廣韻》魯刀切,平豪,來。]
“ 劳1 ”的繁体字。
1.操劳;劳动。《书·金縢》:“昔公勤勞王家,惟予沖人弗及知。”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“或勞心,或勞力;勞心者治人,勞力者治於人。”如:按劳分配;多勞多得。2.指劳动者;劳动力。如:劳资关系;劳多田少。3.疲劳;劳苦。《易·繫辞上》:“ 子 曰:‘勞而不伐。’” 孔颖达 疏:“雖謙退疲勞而不自伐其善也。” 北魏 杨衒之 《洛阳伽蓝记·闻义里》:“王常停境上,終日不歸;師老民勞,百姓嗟怨。” 鲁迅 《书信集·致罗清桢》:“木刻实在非手印不可,但很劳。”4.忧愁;愁苦。《诗·邶风·燕燕》:“瞻望弗及,實勞我心。” 高亨 注:“勞,愁苦。”《礼记·孔子闲居》:“微諫不倦,勞而不怨。” 王引之 《经义述闻·礼记下》:“勞而不怨,即承上‘微諫不倦’而言,言諫而不入,恐其得罪於鄉黨州閭,孝子但心憂之而不怨其親也。” 唐 鲍溶 《送罗侍御归西台》诗:“此舉關風化,誰云别恨勞。”5.功劳;功绩。《书·盘庚上》:“世選爾勞,予不掩爾善。” 孔颖达 疏:“世世數汝功勞,我不掩蔽汝善。”《国语·吴语》:“ 吴王 夫差 既退于 黄池 ,乃使 王孫苟 告勞于 周 。” 韦昭 注:“勞,功也。”《新唐书·刘幽求传》:“ 幽求 自謂有勞于國,在諸臣右,意望未滿。” 宋 苏舜钦 《咨目一》:“有過則罷歸宫邸,有勞則優與遷秩。”6.烦劳;麻烦。 唐 姚合 《答孟侍御早朝见寄》诗:“疏懶勞相問,登山有舊梯。” 清 李渔 《比目鱼·窃发》:“猛虎助奇威,聽軍前驅使,不勞呼唤,擺隊行,百里如魚貫。” 巴金 《家》八:“劳各位等了许久,兄弟非常抱歉。”7.频繁;繁多。 宋 曾巩 《上元》诗:“風吹玉漏穿花急,人近朱闌送目勞。” 宋 王安石 《乞制置三司条制》:“省勞費,去重斂,寬農民,庶幾國用可足,民財不匱矣。”8.病名。中医谓积渐而成的慢性疾患,如五劳、六极等。《医宗金鉴·幼科杂病心法要诀·疳证》:“大人爲勞小兒疳,乳食傷脾是病原。”注:“大人者,十五歲以上也,病則爲勞;若十五歲以下者,皆名爲疳。”9.病名。通“ 癆 ”。肺结核。《医宗金鉴·妇科心法要诀·经闭》:“經閉久嗽成勞。”10.通“ 撈 ”。夺取。《管子·小匡》:“無奪民時,則百姓富;犧牲不勞,則牛馬育。” 王念孙 《读书杂志·管子二》:“勞,讀爲撈。《方言》曰:‘撈,取也。’古無撈字,借勞爲之。《齊語》作‘犧牲不略,則牛羊遂。’ 韋 注曰:‘略,奪也。’略與勞一聲之轉,皆謂奪取也。”11.姓。
勞2 [lào ㄌㄠˋ]
[láo ㄌㄠˊ]
[《廣韻》郎到切,去号,來。]
“ 劳2 ”的繁体字。
1.(今读láo)慰劳。《诗·魏风·硕鼠》:“三歲貫女,莫我肯勞。”《吕氏春秋·孟夏》:“勞農勸民。” 陈奇猷 校释:“勞即‘慰勞’之勞。”《南史·萧暎传》:“城内有人年二百四十歲,不復能食穀,唯飲曾孫婦乳。 簡文帝 命勞之,賜以束帛。” 清 程可则 《送杨鄂州职方使安南》诗:“天語殷勤勞四牡,一時餞送來公卿。”2.同“ 耮 ”。一种耕后碎土和平土的农具。亦指耢地。 北魏 贾思勰 《齐民要术·耕田》:“漫擲黍穄,勞亦再徧。” 北魏 贾思勰 《齐民要术·耕田》:“春耕尋手勞。”原注:“古曰‘耰’,今曰‘勞’。《説文》曰:‘耰,摩田器。’今人亦名‘勞’曰‘摩’。鄙語曰:‘耕田摩勞也。’” 元 王祯 《农书》卷二:“凡治田之法,犂耕既畢,則有耙勞。耙有渠疏之義,勞有蓋磨之功……所以散墢、去芟、平土壤也。”
勞3 [liáo ㄌㄧㄠˊ]
[《集韻》憐蕭切,平蕭,來。]
“ 劳3 ”的繁体字。通“ 遼1 ”。
广阔。《诗·小雅·渐渐之石》:“山川悠遠,維其勞矣。” 郑玄 笺:“勞,廣闊。” 孔颖达 疏:“勞,廣闊……廣闊遼遠之字,當從遼遠之遼。而作勞字者,以古之字少,多相假借。”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辨骚》:“山川無極,情理實勞。”参见“ 勞3勞 ”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