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倒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5012
【GBK编码】B5B9
【笔画数】10
【笔顺】3215412122
【汉语拼音】dǎo,dào
【拼音编码】 dao3 dao4
【五笔编码】 wgc wgcj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NHKD
【注音符号】ㄉㄠˇ,ㄉㄠˋ
【广东话】dou2 dou3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倒 dǎo
<释义1>竖立的东西躺下来:摔~。墙~了。~塌。~台。打~。卧~。
<释义2>对调,转移,更换,改换:~手。~换。~车。~卖。~仓。~戈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倒 dào
<释义1>位置上下前后翻转:~立。~挂。~影。~置。
<释义2>把容器反转或倾斜使里面的东西出来:~水。~茶。
<释义3>反过来,相反地:~行逆施。反攻~算。~贴。
<释义4>向后,往后退:~退。~车。
<释义5>却:东西~不坏,就是旧了点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倒1 [dǎo ㄉㄠˇ]
[《廣韻》都晧切,上晧,端。]
1.仆倒;跌倒。 汉 司马相如 《上林赋》:“弓不虚發,應聲而倒。”《南史·江子一传》:“ 子一 刺其騎,騎倒矟折。” 杨沫 《青春之歌》第一部第五章:“ 道静 倒在大雨下面的沙滩上--她并没有死。”2.指直立的物体倒塌或横倒。 晋 赵至 《与嵇茂齐书》:“蹴 崐崘 使西倒,蹋 太山 令東覆。” 唐 韩愈 《题张十一旅舍三咏·葡萄》:“新莖未徧半猶枯,高架支離倒復扶。” 明 刘基 《题陆放翁卖花叟诗後》:“五更風顛雨聲惡,不憂屋倒憂花落。” 杨朔 《三千里江山》第七段:“坑当间倒着口缸,里面是小半缸泡白菜,撒了一坑酸水。”3.谓使人或物等倒下。 唐 封演 《封氏闻见记·绎山》:“ 始皇 刻石紀功,其文字 李斯 小篆。 後魏 太武帝 登山,使人排倒之。”《宋史·刘锜传》:“ 兀术 怒曰:‘ 劉錡 何敢與我戰,以吾力破爾城,直用靴尖趯倒耳!’”4.躺下;躺倒。 宋 张先 《南歌子》词:“醉後和衣倒,愁來殢酒醺。”《水浒传》第二一回:“那 閻婆惜 倒在牀上,對着盞孤燈,正在没可尋思處,只等這小 張三 。” 巴金 《家》五:“ 张太太 换上一件旧湖绉皮袄,倒在床前一张藤椅上。”5.垮台;失败。《三国志·魏志·曹爽传》“夷三族” 裴松之 注引《魏略》:“事昭然,卿用讀書何爲邪!於今日卿等門户倒矣!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一○八回:“ 子安 道:‘我們的生意已經倒了!’” 张天翼 《儿女们》:“为了大家的生命财产,公司倒了也在所不惜。”6.损伤;败坏。 元 杨文奎 《儿女团圆》第二折:“你借我的去,或是倒了我牛隻,損了我犁耙,你着誰陪(賠)我?” 沙汀 《困兽记》三:“很快地他就吹起三年前的往事来了,他的怎样倒了嗓子,怎样担心,而忽然它又自己好了。”7.压倒。 唐 杜甫 《上韦左相二十韵》:“聰明過 管輅 ,尺牘倒 陳遵 。” 仇兆鳌 注:“倒,壓倒也。”8.换;轮换。 宋 周密 《癸辛杂识续集·陈谔捣油》:“﹝長髯野叟﹞遂問今將何往, 陳 對以學正滿替,欲倒解由,别注他缺。”《醒世恒言·乔太守乱点鸳鸯谱》:“﹝ 劉媽媽 ﹞見老公倒前倒後,數説埋怨,急得暴躁如雷。” 申跃中 《一盏抗旱灯下》:“四个人一班,两班倒,一共八个人,都是从青年突击队里拔出来的棒小子,和几个结实硬棒的年青姑娘。”9.把整个店铺或整批货物作价盘售或收买。《儒林外史》第五二回:“我東頭街上 談 家當鋪折了本,要倒與人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五二回:“你何不同人合火倒了過來?” 老舍 《老字号》:“可是过了一年, 三合祥 倒给 天成 了。”10.停当;了结。 元 李行道 《灰阑记》楔子:“也要與員外説個明白,一發講倒了,纔好許你這親事。” 柳青 《创业史》第一部第十六章:“亲戚、邻居、门中人,挤满当事人的院子,说了一早晨,没说倒,才来到区上。”11.犹批转,转发。《醒世恒言·勘皮靴单证二郎神》:“太尉即同到 蔡太師 府中商量,奏知 道君皇帝 ,倒了聖旨下來。”12.缓回。《醒世姻缘传》第四回:“差一點兒就鱉殺我了!如今還不曾倒過氣來哩。”13.搬;搬移;转移。 元 马致远 《青衫泪》第三折:“我子待便摘離,把頭面收拾,倒過行李。” 元 无名氏 《桃花女》第三折:“今日是黑道日,新人蹅着地皮,無不立死,則除是恁的。 石小大哥 ,與我取兩領浄席來,鋪在車兒前面,我行一領倒一領。” 赵树理 《李家庄的变迁》十四:“只要他们不倒出去,埋了还不是一样没收?”14.谓腾出,空出。 元 无名氏 《千里独行》楔子:“俺今夜倒下箇空營,着懸羊擊鼓,餓馬提鈴,將這十萬軍兵,四下裏埋伏了。” 郝湘榛 《人之初》:“学校倒出来成了刑场,桌子腿拆下来当了刑具。”15.通“ 搗 ”。 元 王实甫 《西厢记》第一本第二折:“睡不着如翻掌,少可有一萬聲長吁短嘆,五千遍倒枕搥牀。”倒,一本作“ 搗 ”。 明 汤显祖 《紫钗记·剑合钗圆》:“都是太尉倒鬼。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二六:“﹝ 大覺 ﹞又且想着他兩個此時快樂,一發睡不去了,倒枕捶牀了一夜。”
倒2 [dào ㄉㄠˋ]
[《廣韻》都導切,去弓,端。]
1.把位置、方向、性质等颠倒过来。《诗·齐风·东方未明》:“倒之顛之,自公令之。”《楚辞·九章·怀沙》:“變白以爲黑兮,倒上以爲下。” 清 李渔 《闲情偶寄·词曲上·结构》:“是非者,千古之定評,豈人之所能倒!”“顛倒”、“翻江倒海”、“倒三顛四”等词语中的“倒”,今读dǎo。2.指方向、性质等相反。 宋 孙光宪 《浣溪沙》词:“烏帽斜欹倒佩魚,静街偷步訪仙居。”《朱子语类》卷七一:“人善端初萌,正欲静以養之,方能盛大。若如公説,却是倒了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四十回:“百姓家的小孩子,三五成羣的牽着牛,也有倒騎在牛上的,也有横睡在牛背上的。”3.反回过来。 唐 徐凝 《杭州祝涛头》之二:“倒打 錢塘 郭,長驅白浪花。” 柳青 《铜墙铁壁》第十九章:“ 金树旺 站起又倒看了一眼走了。”4.翻转或斜提容器使东西倾倒出来。 唐 韩愈 《岳阳楼别窦司直》诗:“開筵交履舃,爛漫倒家釀。”《红楼梦》第六二回:“﹝ 襲人 ﹞便説:‘那位喝時,那位先接了,我再倒去。’” 周而复 《上海的早晨》第四部三一:“ 余静 让 秦妈妈 他们坐下,就拿起热水瓶来,倒了四杯开水。”如:倒垃圾。5.违逆;违反。《吕氏春秋·明理》:“故至亂之化,君臣相賊,長少相殺,父子相忍,弟兄相誣,知交相倒。” 高诱 注:“倒,逆也。”《韩非子·难言》:“至言忤於耳而倒於心。”《韩非子·难四》:“今未有其所以得,而行其所以處,是倒義而逆德也。”6.指违背常理。参见“ 倒2行逆施 ”。7.虚假;错乱。参见“ 倒2言 ”。8.讨回;索还。《醒世恒言·勘皮靴单证二郎神》:“勸你吃虧些罷,那雌兒不是好惹的……你若與他倒錢,定是不肯。”《醒世姻缘传》第七六回:“﹝ 素姐 ﹞説道:‘疢瞎子,不問你倒銀子,你去罷,着什麽極哩!’” 周立波 《暴风骤雨》第一部十二:“一面墙上,贴好些白纸条了,上写……‘分土地,分房子,倒租粮’,‘清算恶霸地主 韩凤岐 。’”9.副词。表示出现的情况或行为同一般情理相反。 元 无名氏 《红绣鞋》曲:“雨聲兒添悽慘,淚點兒助長吁,枕邊淚倒多如窗外雨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一回:“票子傳着倒要去,帖子請着倒不去,這不是不識擡舉了!” 周立波 《山乡巨变》上一:“她还是个十五岁的扎着两条辫子的姑娘,身材却不矮,不象十五岁,倒象十八九。”10.副词。表示没想到,出乎意料。《红楼梦》第三六回:“這裏過門風倒涼快,吹一吹再走。” 郁达夫 《春风沉醉的晚上》:“我听了她这话,倒吃了一惊。”11.副词。表示并非如此。 艾芜 《我的青年时代》十九:“‘钱我倒不在乎!’我冷冷地说,这回到 易门县 去教书,我就没有要一个钱。”如:你想得倒好,可哪能那么容易!12.副词。表示转折。前一小句可加“虽然”。《朱子语类》卷三九:“如今人恁地文理細密,倒未必好,寧可是白直粗疎底人。”如:房间不大,陈设倒挺讲究。13.副词。表示让步。后一小句可加“只是”、“就是”等。《红楼梦》第一回:“形體倒也是個靈物了,只是没有實在的好處。”如:质量倒不错,就是价钱贵着点。14.副词。用以舒缓语气。《红楼梦》第四九回:“他倒不是这樣人。” 曹禺 《雷雨》第一幕:“那倒不用告诉,妈自然会问的。”15.副词。表示劝说或催促别人行动。如:这酒味儿不错,你倒尝一口看;你倒说句话呀!16.副词。表示追问或责备。如:你倒去不去呀?人家忙得气都喘不过来,你倒好,一个人躲在这儿享清福!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