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冠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51A0
【GBK编码】B9DA
【笔画数】9
【笔顺】451135124
【汉语拼音】guān,guàn
【拼音编码】 guan1 guan4
【五笔编码】 pfqf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WWRD
【注音符号】ㄍㄨㄢˉ,ㄍㄨㄢˋ
【广东话】gun1 gun3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冠 guān
<释义1>帽子:衣~。~戴。~盖(古代官吏的帽子和车盖,借指官吏)。衣~楚楚。
<释义2>形状像帽子或在顶上的东西:~子。鸡~。树~。~状动脉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冠 guàn
<释义1>把帽子戴在头上:沐猴而~。
<释义2>超出众人,居第一位:~军。
<释义3>姓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冠1 [ɡuān ㄍㄨㄢ]
[《廣韻》古丸切,平桓,見。]
1.帽子的总称。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爲人子,父母存,冠衣不純素。”《急就篇》卷三:“冠幘簪簧結髮紐。” 颜师古 注:“冠者,冕之總名,備首飾也。” 宋 岳飞 《满江红·写怀》词:“怒髮衝冠,凭欄處、瀟瀟雨歇。” 杨玉如 《辛亥革命先著记》第五章:“都督及將校免冠行四叩禮。”2.特指古代官吏所戴的礼帽。《汉书·匡衡传》:“事發覺, 衡 免冠徒跣待罪。”《文选·谢灵运〈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〉》诗:“歸客遂海嵎,脱冠謝朝列。” 李善 注:“凡仕則冕弁,謝職故曰脱冠。” 唐 杜牧 《朱坡》诗:“有計冠終挂,無才筆謾提。”3.物体的顶端部分。《墨子·备城门》:“城上二步一渠,渠立程,長丈三尺,冠長十尺,辟長六尺。” 岑仲勉 注:“程者,直立之杠。冠即渠頂。”4.指突起象帽子的东西。 南朝 陈 徐陵 《斗鸡》诗:“花冠已衝力,金爪復驚媒。” 清 钱泳 《履园丛话·杂记上·苓巴鸡》:“雞日漸高大,金胸翠翼,雪羽朱冠,鮮妍五彩。”
冠2 [ɡuàn ㄍㄨㄢˋ]
[《廣韻》古玩切,去换,見。]
1.戴帽子;戴。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:“‘ 許子 冠乎?’曰:‘冠。’” 汉 张衡 《东京赋》:“冠通天,佩玉璽。” 三国 魏 曹植 《责躬》诗:“冠我玄冕,要我朱紱。” 明 王世贞 《醉後信口便成九韵》:“冠星飯露竟何限,馬足車輪爲誰久。”2.指使人戴上帽子。 宋 赵令畤 《侯鲭录》卷二:“ 唐武宗 即位,獨奮怒曰:窮吾天下者,佛也。始去其山臺野邑四萬所,冠其徒幾至十萬人。”3.古代男子到成年则举行加冠礼,叫做冠。一般在二十岁。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男子二十冠而字。” 郑玄 注:“成人矣,敬其名。”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“丈夫之冠也,父命之。”4.泛指成年。《国语·晋语七》:“ 午 之少也,婉以從令……其冠也,和安而好敬。” 韦昭 注:“冠,二十也。” 唐 韩愈 《题李生壁》:“始相見,吾與之皆未冠,未通人事。”《警世通言·况太守断死孩儿》:“童僕已冠者,皆遣出不用。”5.谓超出众人,居于首位。《韩非子·难三》:“夫 堯 之賢,六王之冠也。”《汉书·魏相丙吉传赞》:“ 高祖 開基, 蕭 曹 爲冠。” 清 周中孚 《郑堂札记》卷一:“ 元祐 黨籍碑, 司馬温公 、 文潞公 爲冠,蓋以二公並時爲宰相也。” 马南邨 《燕山夜话·有书赶快读》:“他在青年时代,勤奋读书,过目不忘,为同辈之冠。”如:冠军。6.谓加在前头。 汉 孔安国 《〈尚书〉序》:“書序,序所以爲作者之意,昭然義見,宜相附近,故引之,各冠其篇首。”《晋书·凉武昭王李玄盛传》:“今天臺邈遠,正朔未加,發號施令,無以紀數,輒年冠 建初 ,以崇國憲。” 清 周中孚 《郑堂札记》卷二:“凡《詩綜》坿載詩話,于每卷首條冠以‘静志居’字樣。” 郭沫若 《就目前创作中的几个问题答〈人民文学〉编者问》:“上面冠上了‘革命的’,跟过去的当然有所不同。”7.尊崇。 汉 王褒 《四子讲德论》:“今聖主冠道德,履純仁,被六藝,佩禮文。”8.覆盖。 汉 张衡 《东京赋》:“結 雲閣 ,冠 南山 。” 南朝 宋 谢瞻 《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》诗:“輕霞冠秋日,迅商薄清穹。”9.贯穿;贯通。《文选·潘岳〈马汧督诔〉》:“精冠白日,猛烈秋霜。” 李善 注:“白虹貫日。”冠,一本作“ 貫 ”。《隋书·经籍志三》:“雜者,兼儒、墨之道,通衆家之意,以見王者之化,無所不冠者也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