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勇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52C7
【GBK编码】D3C2
【笔画数】9
【笔顺】542511253
【汉语拼音】yǒng
【拼音编码】 yong3
【五笔编码】 cel celb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XSLY
【注音符号】ㄩㄥˇ
【广东话】jung5 jung6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勇 yǒng
<释义1>有胆量,敢做:~敢。~毅。~气。~士。英~。奋~。
<释义2>中国清代称战争时期临时招募的兵士:兵~。劲~。募~。
<释义3>姓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勇1 [yǒnɡ ㄩㄥˇ]
[《廣韻》余隴切,上腫,以。]
亦作“ 勈1 ”。
1.勇敢;勇猛。《书·仲虺之诰》:“天乃錫王勇智,表正萬邦。”《论语·为政》:“見義不爲,無勇也。”《三国志·魏志·庞德传》:“每戰,常陷陳卻敵,勇冠 騰 軍。” 宋 王安石 《示蔡天启》诗:“ 蔡子 勇成癖,能騎生馬駒。”2.果敢;决断。《韩非子·解老》:“得事理則必成功,得成功則其行之也不疑,不疑之謂勇。”《礼记·乐记》:“臨事而屢斷,勇也。”3.勇士;士兵。 汉 蔡邕 《释诲》:“帶甲百萬,非一勇所抗。”4. 清 代地方招募的兵卒《清史稿·兵志三》:“ 道咸 間 粤 匪事起,名省多募勇自衛, 張國樑 募 潮州 勇丁最多。” 清 王韬 《臆谭·治兵》:“今日所募之勇,幾遍天下。”5.踊跃。 宋 苏舜钦 《并州新修永济桥记》:“命行衆悉,勇輸其有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