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吴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5434
【GBK编码】CEE2
【笔画数】7
【笔顺】2511134
【汉语拼音】wú
【拼音编码】 wu2
【五笔编码】 kgd kgdu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JAGD
【注音符号】ㄨˊ
【广东话】ng4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吴 wú
<释义1>中国周代诸侯国名,在今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,后扩展至淮河下游一带:~钩(古代吴地出产的一种弯刀,后泛指锋利的刀剑)。~越同舟(喻过去的仇人由于当前利害一致而成为朋友)。
<释义2>中国东汉末年三国之一:~下阿蒙(喻原先学识粗浅的人)。
<释义3>泛指中国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一带:~语。~牛喘月(喻见到类似事物就胆怯害怕起来)。
<释义4>姓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吴1 [wú ㄨˊ]
[《廣韻》五乎切,平模,疑。]
“ 吳1 ”的新字形。亦作“ 呉1 ”。
1.大声说话;喧哗。《诗·周颂·丝衣》:“不吴不敖,胡考之休。” 毛 传:“吴,譁也。”《史记·孝武本纪》引作“不虞不驁”。 唐 元稹 《于季友授右羽林将军制》:“不吴不揚,不掉不挫,皆將軍之命也。”2.大。《方言》第十三:“吴,大也。”参见“ 吴榜 ”、“ 吴魁 ”。3.古国名。也称为 勾吴 、 攻吴 。 姬 姓,始祖为 周太王 之子 太伯 ,至十九世孙 寿梦 称王,据有今 江苏 、 上海 大部和 安徽 、 浙江 的一部分,建都于 吴 (今 江苏 苏州市 )。传至 夫差 ,于公元前473年为 越 所灭。4.古国名。 三国 时三国之一。公元222年 孙权 称 吴王 ,都 建业 (今 江苏 南京市 )。公元229年称帝。占有今之 长江 中下游,南至 福建 、两 广 以及 越南 北部和中部。280年为 晋 所灭。5.古国名。 五代 时十国之一。公元892年 杨行密 为 唐 淮南 节度使,据 扬州 。902年受 唐 封为 吴王 ,有今 江苏 、 安徽 、 江西 和 湖北 等省的一部分。937年为 南唐 所代。6.地名。泛指我国东南( 江苏 南部和 浙江 北部)一带。参见“ 吴牛喘月 ”、“ 吴歌 ”。7.姓。 周太伯 封于 吴 ,其后因以为氏。见《通志·氏族四》。
吴2 [yú ㄩˊ]
[《集韻》元俱切,平虞,疑。]
“ 吳2 ”的新字形。通“ 虞1 ”。
地名用字。参见“ 吴2坂 ”、“ 吴2泉 ”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