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咤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54A4
【GBK编码】DFE5
【笔画数】9
【笔顺】251445315
【汉语拼音】zhà
【拼音编码】 zha4
【五笔编码】 kpta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JWMH
【注音符号】ㄓㄚˋ
【广东话】zaa1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咤 zhà
<释义1>〔叱~〕见“
<释义2>叱”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咤1 [zhà ㄓㄚˋ]
[《廣韻》陟駕切,去禡,知。]
[《廣韻》陟加切,平麻,知。]
“ 宅2 ”的被通假字。
1.发怒声。参见“ 咤叱 ”。2.进食时口中作声。参见“ 咤食 ”。3.悲痛。 汉 蔡琰 《悲愤诗》之一:“煢煢對孤景,怛咤糜肝肺。”4.痛惜;慨叹。 玄应 《一切经音义》卷十二引 汉 服虔 《通俗文》:“痛惜曰咤也。” 唐 李朝威 《柳毅传》:“詞畢,又哀咤良久。”5.奠爵。《书·顾命》:“王三宿、三祭、三咤。” 孔 传:“王三進爵,三祭酒,三奠爵。”6.物在穴中并突露貌。
咤2 [chà ㄔㄚˋ]
[《字彙》丑亞切]
通“ 詫1 ”。
1.夸耀。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“顧鴻鴈麋鹿” 汉 赵岐 注:“乃顧視禽獸之衆多,其心以爲娱樂,誇咤 孟子 曰:‘賢者亦樂此乎?’”《後汉书·王符传》:“窮極麗靡,轉相誇咤。” 李贤 注:“ 郭景純 注《子虚賦》曰:‘詫,誇也。’咤與詫通也。” 宋 袁文 《瓮牖闲评》卷六:“ 蘇易簡 《硯譜》又載, 歙州 龍尾山 雖有其名而山實無石,蓋好事者取其美名以咤於世耳。”2.惊讶。《三国志·吴志·陆凯传》:“ 萬彧 瑣才凡庸之質……榮以尊輔,越尚舊臣。賢良憤惋,智士赫咤。” 宋 陈鹄 《耆旧续闻》卷七:“日者默然良久,云:‘怪咤,這五行又與 孟太尉 相類。’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