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哲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54F2
【GBK编码】D5DC
【笔画数】10
【笔顺】1213312251
【汉语拼音】zhé
【拼音编码】 zhe2
【五笔编码】 rrk rrkf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DPJ
【注音符号】ㄓㄜˊ
【广东话】zit3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哲 zhé
<释义1>有智慧:~人。~嗣(称别人子孙的敬辞)。~理(关于宇宙和人生的原理)。~学(关于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)。
<释义2>聪明智慧的人:先~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哲1 [zhé ㄓㄜˊ]
[《廣韻》陟列切,入薛,知。]
亦作“ 啠1 ”。亦作“ 喆1 ”。“ 嚞1 ”的今字。亦作“ 埑1 ”。
1.明智;有智慧。《书·皋陶谟》:“知人則哲。” 孔 传:“哲,智也。” 晋 袁宏 《後汉纪·桓帝纪》:“視之不明,是謂不哲。” 明 刘基 《郁离子·贪利贪德辩》:“以其貪貨財金玉之心而貪仁義道德,則昏可明,狂可哲,而人弗能也。”2.贤明的人;有智慧的人。《书·大诰》:“爾庶邦君,越爾御事:爽邦由哲。”《汉书·叙传上》:“是以聖喆之治,棲棲皇皇。”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交际》:“曩哲先擇而後交,不先交而後擇也。” 唐 韩愈 《处州孔子庙碑》:“揭揭元哲,有師之尊。” 清 潘耒 《游南雁荡记》:“圖志具在,往哲不誣。”3.知道;了解。 汉 扬雄 《法言·问明》:“允喆 堯 儃 舜 之重,則不輕於由矣。” 王念孙 《读书杂志馀编·韩子》“允哲”:“言信知 堯 禪 舜 之重,則必不輕禪於 許由 也。”《汉书·扬雄传下》:“立政鼓衆,動化天下,莫上於中和,中和之發,在於哲民情。” 颜师古 注:“哲,知也。”4.表尊称。参见“ 哲兄 ”、“ 哲嗣 ”。5.哲学的简称。6.通“ 折 ”。制裁;决断。参见“ 哲人 ”、“ 哲獄 ”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