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堡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5821
【GBK编码】B1A4
【笔画数】12
【笔顺】322511234121
【汉语拼音】bǎo,bǔ,pù
【拼音编码】 bao3 bu3 pu4
【五笔编码】 wksf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NJFB
【注音符号】ㄅㄠˇ,ㄅㄨˇ,ㄆㄨˋ
【广东话】bou2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堡 bǎo
<释义1>军事上防守用的建筑物:~垒。城~。桥头~。
<释义2>古代指土筑的小城:“徐嵩、胡空各聚众五千,据险筑~以自固”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堡 bǔ
<释义1>有城墙的村镇,泛指村庄(多用于地名):~子。马家~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堡 pù
<释义1>古同“铺”,驿站(今用于地名):十里~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堡1 [bǎo ㄅㄠˇ]
[《廣韻》博抱切,上晧,幫。]
“ 保1 ”的今字。
1.土石筑的小城;堡垒。《礼记·檀弓下》:“ 公叔禺人 遇負杖入保者息。”《後汉书·刘盆子传》:“時 三輔 大飢,人相食,城郭皆空,白骨蔽野,遺人往往聚爲營保,各堅守不下。”《晋书·苻登载记》:“ 堅 中壘將軍 徐嵩 、屯騎校尉 胡空 各聚衆五千,據險築堡以自固。” 清 薛福成 《书金宝玗团练御贼事》:“古於用兵扼要設守之處,大者曰城,小者曰堡、曰戍,又曰圍。”2.修筑堡垒。 清 魏源 《圣武记》卷七:“團其丁壯,而碉其要害,十餘碉則堡之。”
堡2 [bǔ ㄅㄨˇ]
[《廣韻》博抱切,上晧,幫。]
1.堡子。有围墙的村镇。《西游记》第二七回:“可憐西方路甚是寂寞,更無莊堡人家。” 明 唐顺之 《塞下曲赠翁东厓侍郎总制》:“灅川冰盡水泱泱,堡堡人家唤蒔秧。” 清 顾炎武 《与王山史书》:“定於觀北三泉之右,擇平敞之地,二水合流之所,建立一堡,止用地四五畝,繚以周垣,引泉環之,并通流堂下。”2.用于地名。 陕西 有 吴堡 ; 河北 有 柴沟堡 。
堡3 [pù ㄆㄨˋ]
[《廣韻》博抱切,上晧,幫。]
1.用于地名。如:二十里堡;十里堡。2.有的地区也写做“铺”。《正字通·土部》:“今邊隅有哨堡,堡轉音普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