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奏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594F
【GBK编码】D7E0
【笔画数】9
【笔顺】111341134
【汉语拼音】zòu
【拼音编码】 zou4
【五笔编码】 dwg dwgd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COAG
【注音符号】ㄗㄡˋ
【广东话】zau3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奏 zòu
<释义1>作乐(yu?),依照曲调吹弹乐器:演~。~国歌。~鸣曲。
<释义2>封建时代臣子对皇帝陈述意见或说明事情:启~。~议。~疏。~折。~本。~对。
<释义3>呈现,取得:~效。~功。~捷(取得胜利)。大~奇功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奏1 [zòu ㄗㄡˋ]
[《廣韻》則候切,去候,精。]
“ 族2 ”的被通假字。
1.进;进献。《书·益稷》:“予乘四載,隨山刊木,暨 益 奏庶鮮食。” 孔 传:“奏謂進於民。鳥獸新殺曰鮮。”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酒酣, 臨邛 令前奏琴曰:‘竊聞 長卿 好之,願以自娱。’ 相如 辭謝,爲鼓一再行。”《新唐书·岑文本传》:“ 太宗 既籍田,又元日朝羣臣, 文本 奏《籍田》、《三元頌》二篇,文致華贍。” 清 姜宸英 《栎园周公墓碣铭》:“百姓皆扶老携幼,頂香迎道左,争奏酒食。”2.臣子对帝王进言陈事。《书·舜典》:“敷奏以言,明試以功,車服以庸。” 孔 传:“諸侯四朝,各使陳進治禮之言。” 唐 韩愈 《读东方朔杂事》诗:“頷頭可其奏,送以紫玉珂。”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四十回:“那一向適值國子監衙門有幾件應奏的事,他連次赴園,都蒙召見。”3.臣子上帝王的文书。 汉 蔡邕 《独断》卷上:“凡羣臣上書於天子者,有四名:一曰章,二曰奏,三曰表,四曰駮議……奏者亦需頭。其京師官,但言‘稽首’,下言‘稽首以聞’。”《文选·陆机〈文赋〉》:“奏平徹以閑雅。” 李善 注:“奏以陳情叙事,故平徹閑雅。”4.指书以陈事的简牍。《太平广记》卷三二二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《幽明录·王矩》:“ 矩 至 長沙 ,見一人長丈餘,着白布單衣,將奏在岸上。呼:‘ 矩 奴子過我!’ 矩 省奏,爲 杜靈之 。”5.演奏,吹奏。《书·胤征》:“瞽奏鼓,嗇夫馳,庶人走。” 孔颖达 疏:“於是瞽人樂官進鼓而擊之。”《楚辞·离骚》:“奏《九歌》而舞《韶》兮,聊假日以媮樂。” 唐 韩愈 《秦州杂诗》之六:“城上 胡 笳奏,山邊 漢 節歸。” 峻青 《水落石出》七:“吹鼓手奏着凄凉的哀乐。”6.节奏,引申为风格、格调。 章炳麟 《辨诗》:“世言 江 左遺彦,好語玄虚。 孫 許 諸篇,傳者已寡。 陶潛 皇皇,欲變其奏,其風力終不逮。”7.建立;取得。 唐 韩愈 《平淮西碑》:“乃敕 顔 、 胤 、 愬 、 武 、 古 、 通 ,咸統於 弘 ,各奏汝功。” 明 刘若愚 《酌中志·累臣自叙略节》:“若非 金英 、 興安 主持,鎮定于内,恐 于忠肅 諸君子不能奏奠安宗社勳也。” 颜金生 《田家会大捷》:“这次很可能想乘‘扫荡’刚结束,我军面临困难之际,奔袭我 晋 绥 领导机关,以奏大功。”
奏2 [zǒu ㄗㄡˇ]
[《廣韻》則候切,去候,精。]
通“ 走1 ”。
1.奔走。《诗·大雅·緜》:“予曰有奔奏。” 朱熹 集传:“與‘走’通。”2.趋向。 汉 董仲舒 《春秋繁露·山川颂》:“水則源泉混混沄沄……循溪谷不迷,或奏萬里而必至。”参见“ 奏2廁 ”。
奏3 [còu ㄘㄡˋ]
[《集韻》千候切,去候,清。]
1.通“ 湊 ”。聚集;会合。《荀子·王霸》:“德雖未至也,義雖未濟也,然而天下之理略奏矣。” 王念孙 《读书杂志·荀子四》:“奏,讀爲湊。《廣雅》:‘湊,聚也。’謂天下之理略聚於此也。湊、奏古字通。”《周礼·夏官·合方氏》“掌達天下之道路” 汉 郑玄 注:“津梁相奏,不得陷絶。” 陆德明 释文:“奏,采豆反,本或作湊。”2.通“ 腠 ”。皮肤的纹理。《仪礼·公食大夫礼》:“載體進奏。” 郑玄 注:“體謂牲與腊也。奏謂皮膚之理也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