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射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5C04
【GBK编码】C9E4
【笔画数】10
【笔顺】3251113124
【汉语拼音】shè,yè,yì
【拼音编码】 she4 ye4 yi4
【五笔编码】 tmdf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NCDS
【注音符号】ㄕㄜˋ,ㄧㄝˋ,ㄧˋ
【广东话】je6 jik6 se6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射 shè
<释义1>放箭:~箭。后羿~日。
<释义2>用推力或弹力送出子弹等:~击。扫~。发~。~程。~手。
<释义3>气体或液体等受到压力迅速流出:喷~。注~。
<释义4>放出光、热、电波等:~电。辐~。~线。照~。反~。
<释义5>有所指:暗~。影~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射 yè
<释义1>〔~干〕古书上的一种草,根可入药。
<释义2>〔仆~〕中国秦至宋代的官名,宋代以后废。
<释义3>discharge in a jetfireinsinuatesend outshoot
=====================
射 yì
<释义1>〔无~〕a.中国古代音乐十二律之一;b.中国春秋时景王所铸钟名。
<释义2>discharge in a jetfireinsinuatesend outshoot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射1 [shè ㄕㄜˋ]
[《廣韻》神夜切,去禡,船。]
[《廣韻》食亦切,入昔,船。]
1.射箭。《易·解》:“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,獲之,无不利。”《诗·齐风·猗嗟》:“巧趨蹌兮,射則藏兮。”《左传·成公十六年》:“ 潘尪 之 黨 與 養由基 蹲甲而射之,徹七札焉。”《论语·述而》:“子釣而不綱,弋不射宿。”《晋书·魏舒传》:“吾之不足以盡卿才,有如此射矣,豈一事哉!”2.泛指用推力、压力或弹力送出。参见“ 射門 ”、“ 射彈 ”、“ 射擊 ”。3.射箭的技术。古代六艺之一。《周礼·地官·大司徒》:“三曰六藝:禮,樂,射,御,書,數。”《礼记·射义》:“是故古者天子,以射選諸侯、卿、大夫、士。射者,男子之事也。”《汉书·李广传》:“ 廣 世世受射。” 颜师古 注:“受射法。”4.乡射礼。《仪礼·乡射礼》:“賓主人射,則司射擯升降。卒射,即席而反位卒事。”《礼记·射义》:“古者諸侯之射也,必先行燕禮;卿大夫之射也,必先行鄉飲酒之禮。” 宋 范仲淹 《阳礼教让赋》:“睹射飲之斯在,知政教之所由。”5.用以指投壶。 清 姚鼐 《又示客》诗:“已識西堂合射艱,况教口腹累人間。”6.射宫。《礼记·燕义》:“春合諸學,秋合諸射,以考其藝而進退之。” 郑玄 注:“射,射宫也。”参见“ 射宫 ”。7.圭墇上端锐出的部分。《周礼·考工记·玉人》:“大璋、中璋九寸,邊璋七寸,射四寸,厚寸。” 郑玄 注:“射,琰出者也。” 孙诒让 正义:“琰與剡同。謂三璋上半所剡既多,角尤鑯鋭,若芒刺上出,以達於耑也。”《周礼·考工记·玉人》:“大琮十有二寸,射四寸,厚寸。” 贾公彦 疏:“言射四寸者,據角各出二寸,兩相并四寸。”8.猜度。《荀子·解蔽》:“其爲人也,善射以好思。” 俞樾 《诸子平议·荀子三》:“此‘射’字乃‘射策’、‘射覆’之射。”《吕氏春秋·重言》:“﹝ 成公賈 ﹞對曰:‘有鳥止於南方之阜,三年不動不飛不鳴,是何鳥也?’王射之曰:‘有鳥止於南方之阜,其三年不動,將以定志意也。’” 明 马愈 《马氏日抄·破鞾令》:“ 時彦 曰:‘予有隱語,乞諸君射之。’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七四回:“我已經射着好幾條了。”9.指打赌。 汉 枚乘 《七发》:“於是使射千鎰之重,争千里之逐。”10.逐取;谋求。 汉 桓宽 《盐铁论·除狭》:“富者以財賈官,勇者以死射功。”《南史·沈约传》:“﹝ 沈約 ﹞自負高才,昧於榮利,乘時射勢,頗累清談。” 明 宋应星 《天工开物·造竹纸》:“若 鉛山 諸邑所造柬紙,則全用細竹料厚質蕩成,以射重價。”11.投合。《孔丛子·抗志》:“是故竟求射君之心,而莫敢有非君之非者。”《魏书·阉官传·刘腾暹》:“姦謀有餘,善射人意。”12.照射;放射。 晋 袁宏 《後汉纪·光武帝纪七》:“上令從門舉火射帝面。” 宋 孟元老 《东京梦华录·驾幸琼林苑》:“上有横觀層樓,金碧相射。” 金 张宇 《采莲》诗:“蘭舟女郎紅玉春,日射新妝明水底。”《明史·文苑传·谢榛》:“ 榛 方傾聽,王命姬出拜,光華射人。”13.循着,顺着。 清 黄宗羲 《金孺人墓志铭》:“夜非深林薈叢,不能藏蔽,每聞兒啼,即射聲而至。”14.谓瞬间地斜视。 茅盾 《子夜》十四:“ 吴荪甫 的话里有刺了;又冷冷地射了 屠维岳 一眼。”15.激;激荡。 唐 元稹 《永福寺石壁法华经记》:“陰與陽相蕩,火與風相射。” 宋 王安石 《复至曹娥堰寄剡县丁元珍》诗:“溪水渾渾來自北,千山抱水清相射。”16.拦阻。 明 张居正 《方氏建水射铭》:“謀爲石岸,以射水勢。”17.讥刺。 鲁迅 《〈三闲集〉序言》:“编成而名之曰《三闲集》,尚以射 仿吾 也。”18.“ 榭 ”的古字。《春秋·宣公十六年》:“夏, 成周 宣榭 火。” 阮元 校勘记:“古文榭字作‘射’。” 杨伯峻 注:“蓋字本作‘射’,其後加偏旁作‘榭’,指土臺上之所堂式建築,用以習射講武者。”19.通“ 磔 ”。《韩非子·难言》:“ 關龍逢 斬, 萇宏 分胣, 尹子 穽於棘, 司馬子期 死而浮於江, 田明 辜射。” 王先慎 集释引 俞樾 曰:“辜射即辜磔。磔從石聲,與射聲相近,故得通用。”20.姓。 三国 蜀 有 射援 。见《三国志·蜀志·先主传》。
射2 [yè ㄧㄝˋ]
[《廣韻》羊謝切,去禡,以。]
见“ 射2干 ”。“射2姑山”。
射3 [yì ㄧˋ]
[《廣韻》羊益切,入昔,以。]
“ 斁1 ”的古字。
厌弃。《尔雅·释诂下》:“射,厭也。” 陆德明 释文:“字又作斁,同。”《诗·小雅·车舝》:“式燕且譽,好爾無射。” 郑玄 笺:“射,厭也……我愛好王無有厭也。”《礼记·大传》引《诗》作“無斁”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