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澆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6F86
【GBK编码】9DB2
【笔画数】15
【笔顺】441121121121135
【汉语拼音】jiāo
【拼音编码】 jiao1
【五笔编码】 iat iffq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VBBG
【注音符号】ㄐㄧㄠˉ
【广东话】giu1 hiu1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澆 jiāo
<释义1>见“浇”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澆1 [jiāo ㄐㄧㄠ]
[《廣韻》古堯切,平蕭,見。]
“ 浇1 ”的繁体字。
1.以水灌溉。 唐 王建 《原上新居》诗之九:“掃渠憂竹旱,澆地引蘭生。” 韦君宜 《忆西榆林》:“渠虽不大,可也能浇千把亩地。”2.淋;洒。 南朝 宋 刘义庆 《世说新语·任诞》:“ 阮籍 胸中壘塊,故須酒澆之。” 明 宋应星 《天工开物·稻工》:“凡糞田若撒枯澆澤,恐霖雨至,過水来,肥質隨漂而去。” 鲁迅 《书信集·致胡適》:“我之不赞成《水浒后传》,大约在于托古事而改变之,以浇自己块垒这一点。” 沈从文 《从文自传·我上许多课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书》:“于是互相浇起水来,直到另一个逃走方能完事。”3.酒洒于地,以示祭奠。 唐 李白 《东山吟》:“白鷄夢後三百歲,洒酒澆君同所懽。”4.浇铸。将金属溶液注入模型以凝固成形的一种工艺。 明 宋应星 《天工开物·釜》:“此時釜身尚通紅未黑,有不到處,即澆少許于上補完。”如:浇铅字。5.薄,不厚。参见“ 澆薄 ”。亦谓浮薄。指社会风气不好。 宋 陆游 《太古》诗:“不須追咎爲書契,初結繩時俗已澆。” 清 顾炎武 《〈莱州任氏族谱〉序》:“貨賄之日以乏,科名之日以衰,而人心之日以澆且僞。”6.姓。 明 有 浇彧 。见《续通志·氏族六》。
澆2 [nào ㄋㄠˋ]
[《集韻》女教切,去效,娘。]
“ 浇2 ”的繁体字。
1.急流回旋貌。 汉 刘向 《九叹·离世》:“波澧澧而揚澆兮,順長瀨之濁流。” 王逸 注:“澆……湍也;一曰水回波。” 元 吴莱 《风雨渡扬子江》诗:“ 大江 西來自 巴 蜀 ,直下萬里澆 吴 楚 。”2.指湍流扬起波浪。《文选·张衡〈南都赋〉》:“汰瀺灂兮舩容裔, 陽侯 澆兮掩鳧鷖。” 李善 注引《楚辞》 王逸 注:“回波爲澆。”3.通“ 撓 ”。参见“ 澆2滑 ”。
澆3 [ào ㄠˋ]
[《廣韻》五弔切,去嘯,疑。]
“ 浇3 ”的繁体字。
人名。即 过浇 。传说为 夏 代 寒浞 之子。《文选·屈原〈离骚〉》:“ 澆 身被服强圉兮,縱欲而不忍。” 李善 注:“ 澆 , 寒浞 子也。”
澆4 [xiāo ㄒㄧㄠ]
“ 浇4 ”的繁体字。
方言。 湖南 长沙 等地呼布帛薄而不坚为浇。 杨树达 《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·长沙方言续考·浇》:“今 長沙 謂布帛薄不堅緻曰澆,音如囂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