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澇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6F87
【GBK编码】9DB3
【笔画数】15
【笔顺】441433443344553
【汉语拼音】lào
【拼音编码】 lao4
【五笔编码】 iap iool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VUWY
【注音符号】ㄌㄠˋ
【广东话】lou6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澇 lào
<释义1>见“涝”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澇1 [lào ㄌㄠˋ]
[《廣韻》郎到切,去号,來。]
“ 涝1 ”的繁体字。亦作“ 潦2 ”。
1.水淹没;雨多成灾。《三国志·魏志·郑浑传》:“郡界下溼,患水澇,百姓飢乏。” 北魏 郦道元 《水经注·穀水》:“歲久漱齧,每澇即壞。”《晋书·袁甫传》:“雨久成水,故其域恒澇也。” 周立波 《暴风骤雨》第二部二八:“头年这屯子涝不少地。”2.指淹没田地的积水。排涝。3.浇灌,灌溉。参见“ 澇田 ”。
澇2 [láo ㄌㄠˊ]
[《廣韻》魯刀切,平豪,來。]
[《廣韻》盧晧切,上晧,來。]
“ 涝2 ”的繁体字。
1.水名。在今 陕西省 境内,为 关中 八川之一。 北魏 郦道元 《水经注·渭水三》:“ 澇水 北注 甘水 ,而亂流入於 渭 。”《文选·司马相如〈上林赋〉》“ 酆 鎬 潦 潏 ” 唐 李善 注:“ 潦 ,即 澇水 也。”2.水名。在今 山西省 境内,源出 浮山县 黑山 ,西流合 潏水 ,至 临汾市 北入 汾水 。 宋 乐史 《太平寰宇记·河东道四·晋州》:“ 澇水 源出 烏嶺山 ,俗名 長壽水 。”3.大波。《文选·木华〈海赋〉》:“飛澇相磢,激勢相沏。” 李善 注:“澇,大波也。” 南朝 宋 鲍照 《登大雷岸与妹书》:“浴雨排風,吹澇弄翮。”4.同“ 撈 ”。《水浒传》第三二回:“却見那口戒刀,浸在水裏。 武行者 便低頭去澇那刀時,撲地又落下去了。”《明史·河渠志一》:“濬淺之法,或爬或澇,或逼水而衝,或引水而避。此可人力勝者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