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炬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70AC
【GBK编码】BEE6
【笔画数】8
【笔顺】43341515
【汉语拼音】jù
【拼音编码】 ju4
【五笔编码】 oan oang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UOHX
【注音符号】ㄐㄩˋ
【广东话】geoi6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炬 jù
<释义1>火把:火~。目光如~。付之一~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炬1 [jù ㄐㄩˋ]
[《廣韻》其吕切,上語,羣。]
1.火把。 汉 王充 《论衡·感虚》:“使在地之火,附一把炬,人從旁射之,雖中,安能滅之?”《三国志·魏志·满宠传》:“折松爲炬;灌以麻油,從上風放火,燒賊工具。” 宋 范成大 《照田蚕行》:“鄉村臘月二十五,長竿然炬照南畝。” 清 李渔 《巧团圆·梦讯》:“放出眼光如炬,驗其中真假,好辨盈虚。”参见“ 炬火 ”。2.指烛。 南朝 梁简文帝 《对烛赋》:“緑炬懷翠,朱蠟含丹。” 唐 李商隐 《无题》诗:“春蠶到死絲方盡,蠟炬成灰淚始乾。” 明 唐顺之 《赠宜兴令冯少虚序》:“﹝ 馮令 ﹞率常以星出,以星入,然炬而後視邑事。”3.点燃;焚烧。《史记·田单列传》:“牛尾炬火,光明炫耀。” 唐 杜牧 《阿房宫赋》:“ 楚 人一炬,可憐焦土。”《冷眼观》第八回:“可惜禁煙是一宗善政,只因有奸邪在内,忠臣不能成功於外,致被 英 將 義律 所賣,卒至 圓明園 一炬。”4.量词。 唐 李肇 《唐国史补》卷下:“大官皆備珂傘,列燭有五六百炬者。” 前蜀 韦庄 《南邻公子》诗:“南鄰公子夜歸聲,數炬銀燈隔竹明。” 宋 王谠 《唐语林·文学》:“ 宣宗 將命 令狐綯 爲相,夜半幸 含春亭 召對,盡蠟燭一炬方許歸。”
|